“e”路向未來
——全南縣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紀實

村口有了快遞站點,手機變成“新農具”,農產品賣出高身價……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商務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部署和有關要求,在商務部的對口支持下,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為抓手,服務體系、人才培養、品牌培育、農產品上行等方面多點開花。
電商產業經過多年的扎根壯大,成長為全南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成長為全南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高效物流暢通循環
“您的快遞已放在村口快遞進村綜合服務站。”接到投遞員的電話,陂頭鎮岐山村的村民李大姐十分欣喜。“快遞下鄉”到“快遞進村”的“一步之遙”得到妥善解決。
讓村民方便的背后,是全南縣積極創新、解決農村寄遞物流“最后一公裡”難題的成果。
“快遞進村”全面鋪開。全南縣成立以縣長、分管副縣長為正副組長,政府各部門、各鄉鎮和相關企業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全南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一年多時間內,在全縣9個鄉鎮、86個行政村搭建三級物流體系綜合服務站點,初步暢通縣鄉村三級物流大循環。
謀求“三贏”發展。以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模式,全南縣利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資金撬動社會資本580萬元,打造數字化智能快遞分撥中心,配置贛南首台擁有88個格口的中大型環形交叉帶分揀機,實現每小時15000票快遞精准分揀,效率提高180%﹔同時,優選通達物流承接農村物流體系建設項目,整合中通、申通、極兔、韻達、豐網、德邦、天貓等快遞品牌在全縣的代理公司,實現到鄉鎮“T+0”天、到行政村“T+1”天、到偏遠鄉村“T+2”天的投遞和收寄時效標准。
在全南,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給村民帶來的歡喜遠不止這些。整合多多買菜、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等社會資源,依托完善農產品上行流通網絡,“快遞下村、農產上行”實現無縫銜接。截至目前,該縣村級站點擴大到43個,超過覆蓋50%的行政村的原定目標,預計今年快遞下鄉量可超30萬件。
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一期期“走進來”與“走出去”的電商培訓班,點亮就業創業星火﹔經過傳統商貿轉型的龍祥批發,成功轉型線上倉儲式配送中心,業務覆蓋整個縣城。
忽如一夜春風來,電商已然成為全南大眾創業的新方向,眾多創業者從“門外漢”變成電商業內人。
“智”撐創業新熱潮。該縣引進2家電商培訓機構,全方位展開電子商務理論、實操等方面的培訓,針對性破解返鄉創業群體、退伍軍人、脫貧戶等“新老賣家”運營痛點,2023年舉辦免費電商培訓9期,培訓1409人次。孵化出擁有千萬粉絲、助農帶貨的農民網紅“華農兄弟”,年銷售額突破1300多萬元的古家營村電商脫貧服務站站長黃麗華,及“小師妹”“魔術師曉東”“鄉村唐老丁”等一批本土網紅。
城鄉物流融為一體。以擴大內需為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大力推進“快遞下鄉·農產品進城”項目,整合8家快遞企業簽訂《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實現物流快遞服務鎮村全覆蓋,全面降低物流成本。打造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升級版”,建成1個市級電商鄉村振興示范基地、1個市級電商示范站點﹔完善縣級公共服務中心軟硬件設施,上馬智能分檢流水線,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及7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57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縣、鄉(鎮)、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多平台、多渠道的配套支撐。
農村電商異軍突起
今日之雅溪古村,八方賓客紛至沓來,還孕育了一批口才橫溢的村民主播。走進景區直播間,各式商品整齊陳列,飾以古朴風格,手機屏幕前,村民們“雲端生金”致富忙。
從電商園走出來的陳龍,回村開辦了龍煜食品廠,從生產加工到直播賣貨,帶領20余名村民們走上“離土不離鄉”的農村電商致富路。
直播帶貨進鄉村。為做好“電商+”文章,全南整合直播資源,精心打造了1個城區公共電商直播間和6個鄉(鎮)直播間,一大批農產企業和農民在這裡觸網蝶變,駛入致富“快車道”。依托電商媒介,組織網紅主播開展“百縣千品消費扶貧助農”“公益助農 愛心扶貧”“贛品網上行”“電商扶貧直播帶貨節”系列農產品網銷活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累計帶動銷售320萬元。
營銷中心盛裝亮相。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繞城公路口建成集展示中心、網貨中心、品牌中心、直播中心、創業中心為主的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中心,打造農產品線上特色館和線下020體驗館,吸引21家農產企業入駐,贛南臍橙、富硒大米、全南葡萄等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給予黃埠村、水口村大米加工廠,陂頭村臍橙包裝廠等農產品行業快遞、設備補貼,減輕農產品上行前期壓力,構建特色農產品公益鏈。今年1-10月,該縣網絡零售額3.147億元,增幅8.18%。(張美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