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資溪:推動無物業老舊小區“問題清單”變“幸福清單”

“如今,小區停車整齊了,污水管網不再堵了,雨天不積水,風化的水泥塊也不再脫落嚇人了!”近日,資溪縣城東社區體委住宅小區的居民們對於自家小區的“顏值”變化是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之前,體委小區基礎設施薄弱、疑難問題多,缺乏統籌協調,居民們時常抱怨。”“為此,我們在召開16次紅色業委會‘聯席會議’共同商議后,終於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目前還有兩個小區正在有條不紊的改造中。”城東社區黨委書記童俊說道。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資溪縣城市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相融合,聚力打造“紅色業委會”,著推“建、聯、暢、聚”四字訣,激活無物業老舊小區“紅色動能”,讓居民“自提、自議、自決、自辦、自管、自享”,推動無物業老舊小區“問題清單”變“幸福清單”。
“建”字點燃“紅色引擎”,夯實黨建引領堡壘。該縣城市社區緊扣黨建核心為引領,堅持在自薦與他薦相結合的基礎上,按照“民意征集、民主推薦、承諾上崗”的方法在每個小區選舉小區業委會黨支部,黨員佔比超60%,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全縣建立21個小區業委會黨支部,組建率100%,共有122名黨員加入“紅色業委會”,形成重大決定聯議、主題活動聯動、精神文明聯創、小區服務聯抓的“四聯”格局,著力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聯”字凸顯“共管共治”,密織社會治理網格。該縣城市社區縱向強堡壘,統籌基層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引導黨員積極參與政策宣傳、民情收集、訴求處理、幫扶助困等活動300余次。橫向織密網,聯合社區共建單位,密織紅色網格,以“主題黨日+志願服務”為載體,凝聚力量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21支,收集居民需求著力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暢”字連通“民心橋梁”,搭建紅色議事平台。該縣城市社區優化微網格,將網格化服務公示牌張貼在小區出入口,將網格信息直觀地呈現給轄區居民,掃碼即可一鍵呼叫網格員,實現便民服務全覆蓋。搭建微平台,按照“走進一家門、就是一家人、解決一家事、溫暖一家親”的理念,打造“悅鄰軒”議事陣地,將該陣地作為紅色業委會“共享”用房,社區裡的大事小情,上“悅鄰軒”裡議一議﹔居民有了好點子好想法,來“悅鄰軒”裡講一講﹔誰家有了煩心事,到“悅鄰軒”裡聊一聊……社區裡諸多棘手難辦的事“當面鑼對面鼓”的得到解決,暢通了民主協商渠道,充分發揮居民自治作用,強化鄰裡守望相助,拓寬基層治理新路徑。截至目前,破解難題16起。
“聚”字融入“暖心服務”,精准回應群眾期盼。組建微團隊。該縣城市社區以黨員帶動群眾組建了“小棉襖幫幫團”、“矛盾糾紛調解團”,聚焦解決小區內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無人陪伴、無人開導、無人照料,小區鄰裡糾紛、夫妻矛盾等問題,收集群眾“需求清單”,有針對性開展“一對一”服務,累計開展助老扶幼和調解糾紛服務68次。開展微課堂,紅色課堂讓主題教育“活”起來,為小區黨員群眾教育提供“源頭活水”,實施“老帶新、新助老”,累計15節次學習人數達200余人。兌換微積分,社區的紅心積分超市通過志願服務積分激勵廣大居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小區的事從“自家事”變成“大家事”。舉辦微活動,基層社區黨委依托“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廣泛開展理論宣講、衛生整治、科普講座、法律課堂、矛盾調解等活動,將各類便民為民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萬雨婷、盧而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