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難點 疏堵點 出亮點
宜豐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色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宜豐縣堅持以學促干,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圍繞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改革創新等重點任務,破難點、疏堵點、出亮點,推動為民辦事解難題落實落地,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色。
緊盯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宜豐縣圍繞用地、用電、用水、用氣、用熱等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立要素保障突擊隊,保障企業順利投產。該縣推出領導服務協調辦、跟蹤辦、綠色通道極簡辦、主動服務幫代辦、疑難問題兜底辦等服務,為寧德時代及國軒高科等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累計服務重大項目11個,協調解決疑難問題32個。
“距離約定的還款日期過去一年多了,我還沒有收到對方還款。”12月5日,新昌鎮崇文社區居民尚海來到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向工作人員反映情況。該中心首席調解員左紹平、駐中心法院訴訟中心工作人員胡美玲邀約兩方進行調解。通過釋法明理,雙方最終達成還款協議。
宜豐縣整合各類綜治資源,打造訪調訴一體、縣鄉村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創新開展“1+1+N”現場調處模式,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真正變成為民集中解憂站。截至12月11日,該中心調解矛盾糾紛632件,初信初訪及時受理率和按期辦結率均達100%。
針對群眾辦事“環節多、耗時長、兩頭跑、辦事難”等堵點難點問題,宜豐縣實施“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扎實推進政務服務場所升級改造,打造全新的市民服務中心。如今的市民服務中心共有進駐部門34個、政務服務事項1350項,實現了“進一扇門、辦所有事”。該中心不斷深化綜合窗口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審批服務模式,實現19個部門580余項事項集中到5個“大一窗”無差別綜合受理,同時配備“小贛事”幫代辦服務隊,為企業、群眾提供70余項業務的幫代辦服務。
宜豐縣大力推廣運用“四下基層”制度,聚焦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細化35個調研課題,35名責任縣領導深入一線調查研究153次,發現問題105個。該縣探索推行“頂格+一線+並聯”工作法,梳理明確第一批民生項目清單,頂格高位推動、一線下沉辦公、並聯合力攻堅,提升問題破解效能﹔建立“二次擇崗”機制,通過選派縣直退出領導崗位干部擔任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社區治理、生態環保、文明創建“五類特派員”,奔赴一線把脈問診、疏通堵點,助力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基層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林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