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政府有為 群眾有“位”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堅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出發點,注重將主題教育與惠民生緊密融合,確保群眾有床位、有學位、有停車位,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書寫主題教育民生答卷。
守好健康“第一道防線”
前不久,信豐縣小河鎮中心衛生院異地新建項目開工儀式舉行,該項目作為鄉鎮衛生院規范化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2853.65萬元,總建筑面積為7370.45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有門診綜合樓,宿舍樓及配套值班室、配電房、消防水池等,建成后將極大緩解居民看病難和就醫緊張的現狀。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縣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問題導向,了解群眾所需所盼,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為人民服務的內在動力,推動解決一批民生問題。該縣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健康服務保障,不斷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強化基礎保障,改善就醫環境,守好群眾健康“第一道防線”,夯實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為加快推進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該縣還將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老年公寓打造成標准化醫養結合示范點。在縣婦幼保健院旁,建設投資3892.26萬元的縣公立托育中心,規劃托位數170個,該縣積極開展“托幼一體化”,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水平,解決群眾就醫難問題,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更優質、更滿意、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讓孩子“就近上好學”。
“我家住盛匯花園灣1區,以前隻能送孩子去馬鞍山幼兒園上學,路上至少要半小時,很不方便。現在花園灣幼兒園就在家門口,接送孩子五分鐘不到,解決了我們家的大難題,感謝政府為我們辦的實事呀。”近日,在信豐縣花園灣幼兒園接小孩放學的李女士說道。
信豐縣堅持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理念,以項目為抓手,促進學前教育品質提升。讓學齡前兒童實現從“有園上”到“上好園”。該縣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來抓。立足項目建設需求,靠前服務、合力攻堅,並聯推進規劃設計、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樹立精品意識,堅持高標准規劃、高質量建設,讓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截至目前,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有效增加學位3280個。其中改擴建38所村級附屬園,提檔升級增加學位1300個﹔新建花園灣幼兒園、城中幼兒園、站前幼兒園已於2023年秋季學期開園招生,增加學位1170個﹔在建信豐一中附屬幼兒園項目已完成一層柱、二層梁板及樓梯澆筑,施工進展迅速,計劃2024年春季開園招生,可增加學位360個﹔預計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得到大幅提升,將由上一學年的45.84%提高60%以上。
直達服務“最后一公裡”
“每次帶孩子來這邊看書,都不知道去哪裡停車,離得太遠又不方便,近一點的早早就沒位置了。”2024年1月1日,市民盧少芬開著車在縣圖書館轉了幾圈都沒看到合適的停車位,她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該情況。
針對這一問題,該縣積極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新增四館兩中心停車場泊位,鉑金灣規劃三路四路、清華御府、南山花園等道路泊位及紅土嶺小區改造停車泊位共計1542個。同時,積極推進市政廣場旁生態停車場、高鐵新區農產品交易中心停車場建設,不斷補齊城市公共停車設施短板,切實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縣扎實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和推進相關工作落實,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通過客貨運輸節點網絡共享、末端線路共配、運力資源共用的形式,形成可持續、常態化營運模式統籌解決農民群眾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三個“最后一公裡”問題。此外,購買8輛城市公交,開通增設4條公交學生專線,途經26個公交停靠點,直接輻射7個學校及周邊,改善學生出行條件。(李千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