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看江西

預報提精度,護農有力度(新知)

李紅梅
2024年04月12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象】河南省西平縣,氣象部門構建了農業氣象自動化監測網絡,為農戶提供分作物、分災種的氣象預報預警產品﹔河北省寧晉縣,氣象部門與10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數據信息庫,並將研發的氣象服務小插件嵌入高標准農田管理APP,開展全鏈條精細化氣象服務……近年來,隨著智慧化程度提升、應用場景拓展,氣象科技成為田間地頭的“好幫手”,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點評】

  農業生產和氣象自古密不可分。千百年來,人們都知道要遵循農時,在有利於作物生長的天氣氣候條件下開展農事活動。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氣象災害風險交織疊加,充分依托氣象科技指導農業生產,才能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助力糧食穩產增產。

  氣象預報越精准,對農業生產幫助越大。隨著數值預報等技術的運用,我國氣象預報已從經驗預報向可量化、無縫隙的預報轉變,預報預警業務能力不斷提升。2023年,我國台風24小時平均路徑預報誤差62公裡,達歷史最佳﹔24小時暴雨預報准確率再創新高。不久前,中國氣象局正式發布下一代大氣數值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全球公裡級和區域百米級尺度數值預報的精度,顯著減小了全球天氣氣候一體化模式誤差。有了更精准的氣象預報能力,就能為群眾提供更精細的氣象服務。以前,隻能預報這個地區明天是否有降雨,如今可以對明天幾點在哪下雨、下多久、雨量多大、有什麼影響等進行預報,還能實現中期、長期天氣氣候預報業務全尺度無縫隙覆蓋。

  數值預報的基礎是海量的觀測數據,這些觀測數據來自衛星、天氣雷達、地面觀測站、探空系統等觀測設備。這些觀測設備監測越精密,氣象預報就越精准,氣象服務就越精細。2023年底,中國氣象局印發文件,對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和觀測任務進行調整,將在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站覆蓋不足的糧食生產功能區、高標准農田建設區等區域,新建1662個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全部建成后,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站將增至2304個。這一新型綜合農業氣象觀測站網體系,能填補一些糧食重要生產區的觀測空白,解決部分氣象站觀測任務不合理、觀測頻率和精度不足等問題,全面提升全國農業氣象精密觀測水平。

  除了提高預報預警精准度,還要因地制宜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為群眾提供分作物、分災種的氣象服務產品。比如,湖北省氣象部門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入手,構建起32種農業氣象服務指標,實現針對9種作物的定制化氣象服務﹔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和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推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指導農戶科學、適時提早播種早稻,有效抵御了低溫陰雨寡照等不利天氣影響,保障增產增效。結合本地農作物種植情況,開展特色氣象服務,才能更好發揮氣象科技的作用。

  從一粒種子到一捧糧食,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氣象服務保障。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加速演進,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頻發、強發、廣發特征,農業生產風險進一步加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加快推動氣象科技創新,提升氣象服務供給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定能更好滿足廣大群眾對氣象服務保障的多樣化需求,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更大助力。

(責編:羅娜、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