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隻自然孵化“江西籍”朱鹮出殼
江西省重建朱鹮野外種群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06月14日08:05 | 來源:江西日報

每年3月至6月,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的繁育期。6月11日6時許,位於鷹潭市龍虎山景區上清鎮的江西省朱鹮種群重建基地傳來好消息:我省首隻被記錄的自然狀態下繁育的朱鹮出殼。至此,我省重建朱鹮野外種群取得重要突破。
據悉,龍虎山景區生態環境優越,動植物種類豐富,能滿足朱鹮野外筑巢、繁殖、覓食活動,並擁有較好的科研監測基礎,且當地人為活動較少,適合朱鹮生存。2023年12月,江西省朱鹮種群重建基地從陝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引入8隻朱鹮,在龍虎山開展野化放歸實驗研究。這隻“江西籍”朱鹮寶寶是由該基地編號B80和編號B89的朱鹮自然繁殖所生,目前採取自然育雛的方式,雛鳥將喙伸到親鳥的喉部,親鳥將半消化的食物反哺給雛鳥。“它還要經歷40天左右的育雛期,才能具備採食能力和飛翔能力。”龍虎山景區林業局副局長寧志剛說。
江西省朱鹮種群重建基地工作人員肖天祥表示,基地工作人員將盡量減少對朱鹮的人為干擾,親鳥如何自主完成覓食喂養、雛鳥如何努力生存,是朱鹮野化訓練的關鍵一環。
寧志剛表示,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我省擬於今年8、9月份氣候條件較好時,再次從陝西漢中引入12隻朱鹮,進行野化放歸。(全媒體記者周桐、楊碧玉)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