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鋪就百姓幸福路
——江西交工路橋工程公司廬山市“四好農村路”項目建設紀實

水碧山青,風光秀麗。在廬山市,一條條農村公路穿山蜿蜒,入村接戶,兩旁綠樹叢生、屋舍儼然,一幅幅和美鄉村畫面沿路徐徐鋪展。
江西交工路橋工程公司自承建廬山市“四好農村路”項目以來,修建了75個路段及G105兩側至各村庄村道交叉段路口,建設總裡程達136.711公裡,為當地老百姓修建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不斷增強當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廬山市獲評江西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路通了旅游火了 老百姓腰包鼓起來了
“過去走這條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下大雨三輪車都會陷進泥裡。現在好了,道路硬化了,還鋪上了柏油,路兩旁種上了綠樹,整體環境舒服多了。”當地村民感嘆道。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路橋工程公司緊盯質量控制,加強精細化管理,落實安全文明施工理念,通過高品質履約,不斷提升廬山市“四好農村路”社會美譽度和地區旅游影響力。
從主干公路到田間小路,隨處可見一條條硬化道路、瀝青道路穿梭於鄉鎮和村庄之間,延伸到了村民燦爛的笑臉中,道路提質改造讓村民們有了最直接的“獲得感”。
四通八達的農村路,通暢了經濟毛細血管。楊大姐今年53歲,在海會鎮經營一家果園,她一臉笑意地說道:“現在路好走了,果子運輸出去的成本降低了,開車到廬山市游玩的客人絡繹不絕,現在來摘果子的客人多了起來,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過越好了。”
如今,一條條農村公路猶如一道道特色鮮明的“發展走廊”,讓廬山市的農村更強、農民更富、鄉村更美。路橋工程公司修建的“四好農村路”串聯著廬山市鄉村振興的“百村示范”點,帶動了廬山市全域的經濟發展。
路景交融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在施工作業時,路橋工程公司廬山市“四好農村路”項目緊密貼合地方經濟發展、文化底蘊和自然環境,依托廬山市“一鄉一園、一鄉一景”建設政策,減少設計、施工、運營過程中對於環境的破壞,以“生態、環保、優質、高效”的理念建設一條條“環境優美、路景相融、服務完善”的農村公路。
項目根據廬山市各個鄉鎮旅游文化特色,將傳統橋梁進行景觀橋設計,打造綠化提升、豎立打卡拍照點、勾畫黃白紅藍彩虹標線,使其融入周邊環境,更好地體現了區域旅游文化,建成具有美觀性、實用性的附屬設施,提高居民的人文生活,給予附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便利。
行駛在溫泉鎮唐家灣及周邊鄉村公路上,沿途有層層疊疊的油菜花競相開放,有荷花園和農產品特色展示區。道路盡頭則坐落著當地特色旅游景點項目“百姓園”。走在蛟塘鎮美麗鄉村道路上,非遺文化西河戲特色牆面壁畫鑲嵌在鱗次櫛比的房屋之間,同延伸向遠方的瀝青路面一道形成了美好畫卷。
隨著廬山“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不少農村路“C”位出道,扮靚了鄉村顏值,在華林鎮有藥企公路振興圖、白鹿鎮有茶園豐收通路圖、海會鎮有橫跨果林碩累圖、牯嶺鎮有路景融合暢通圖……廬山市四好農村公路沿途湖光山色、美景如畫,一條條生態綠色公路,串起一個個美麗鄉村,一幅美麗的廬山畫卷躍然眼前。
辦好便民微實事 提升群眾“幸福感”
路橋工程公司廬山市“四好農村路”項目推行“黨建+服務”舉措,堅持把工程建設與服務人民相融合,聚焦點滴“小事”,組織項目黨員帶頭辦好為民實事。
“這面錦旗送給你們,感謝你們的精心施工,也感謝你們在建設過程中為我們做的好事、實事。”該項目獲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大力點贊。
在道路修建過程中,該項目為沿線村鎮攤鋪活動廣場5個,為石門澗景區停車場進行“白改黑”改造提升,對老舊路面進行修補,並經常性看望當地貧困老人,開展獻血、垃圾清撿等等志願活動,讓沿線群眾受益。
從初到廬山市的新奇陌生,再到如今對道路路線的熟悉自信﹔從曾經的山高起伏,村庄林立,鄉村“窄道道、羊腸腸”的隨處可見,再到如今農村公路四通八達、筆直寬闊的成果答卷,路橋工程公司不僅是架橋鋪路,也是扎根融入。
江西交工路橋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路橋工程公司將堅持踐行國企初心,積極建設高質量“四好農村路”,用交通助力產業發展,用公路助推鄉村經濟,讓農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喻苓芝、白宇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