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硬的本領,帶出比我更優秀的人”

他2000年入職消防救援工作,如今已有24個年頭。
他一直奮戰滅火救援崗位,24年來參與大大小小各類滅火救援13500余次,營救疏散被困人員5000余名。
他就是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戰訓科科長覃旭華。
覃旭華從小就有一個從軍夢,立志報效國家,畢業后,他報名參軍,加入了消防救援隊伍。
在覃旭華看來,消防救援隊伍是一支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密的隊伍。參加工作后,從陌生到熟悉,他也越來越愛這份工作。
覃旭華認為,做為一名消防員,首先要能吃苦,在加強自身體能基礎的同時,還要加強業務上的訓練,不光是滅火還要精通救援技能。
“面對全災種,大應急職能定位,得要用專業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才能完成各類滅火救援工作。”覃旭華說。
2020年對於覃旭華來說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九江多地遭受洪澇災害,受災面積廣,受困人數多,救援難度大。整個7月份,覃旭華帶領救援隊員,從九江到湖口,從彭澤到永修,從開車到開船,一刻都沒停過,隻要有人被困、隻要接到報警,他們就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用專業的設備和過硬的技術轉移群眾。
在彭澤縣古樓村救援被困群眾時,由於洪水湍急,覃旭華駕駛沖鋒舟,利用水勢逆流而上、平移駕駛舟艇,橫渡激流區,成功進入村庄內部。但是進村並不意味著救援開始,大量洪水往村庄倒灌,導致沖鋒舟正面、側面都無法停靠,他不得不又一次改變路線,繞行下游,採用逆流、懸停的方式逐步靠近被困群眾房屋,靠近后快速拋繩固定住沖鋒舟。當天的救援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他們往返40多趟,轉移出了400多名被困群眾。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覃旭華經常無法陪伴和照顧家人,特別是千裡之外年邁的父母和妻兒。“選擇了消防,隻能顧大家舍小家,家人也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的家人也很偉大。”覃旭華說。
消防這個職業,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是一支為火而生,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隊伍。作為戰訓人,覃旭華的夢想是利用自己所學的本領,用專業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帶出比自己更優秀的戰訓人。
為大力推動九江支隊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今年4月22日,覃旭華訓戰工作室正式揭牌。“工作室主要方向是推進戰訓工作時代化發展,優化戰訓工作流程,協助支隊體系化建立專業隊伍管訓用機制,建立‘師傅帶徒弟’培養工作機制,協助支隊抓好崗位練兵活動,加強與專家人才的溝通聯系,開展創新研究,圍繞戰斗力提升抓好‘一短三快、器材革新、科技賦能’三項探索。”覃旭華表示,自己將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使命擔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