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領航強堡壘 服務群眾暖心扉
——共青城市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

7月11日,記者來到共青城蘇家垱鄉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展廳內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扑面而來。一包包晶瑩剔透的大米、一盒盒鮮美可口的菌菇整齊排列,這些農產品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蘇家垱鄉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強村公司”模式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
2021年8月,蘇家垱鄉成立共青城市首家“村投公司”,由全鄉11個村(居)聯合發起成立並成為公司股東,以公司化發展的方式,組織全鄉各村力量,利用市場手段激活鄉村公共資源,推動強村富民,助力共同富裕。
“以前我們村土地大面積撂荒,現在通過‘村投公司’整合,不僅種上了小香薯等特色農作物,還打響了‘蘇鄉益品’的品牌。”土牛村村民老李向記者介紹。土牛村特色農作物的成功種植在蘇家垱鄉不是個例,自“村投公司”成立以來,公司以黨組織聯建為紐帶,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鄉級統籌、跨村建設、收益歸村”的創新理念,盤活了5個村庄2420余畝撂荒土地,讓沉睡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除了整合土地資源,龍頭企業帶動也尤為重要。“為實現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我們積極對接星河生物和九派城鄉等龍頭企業,通過‘強村公司+龍頭帶動’的模式,不僅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更引領了鄉村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蘇家垱鄉黨委書記王家龍告訴記者,蘇家垱鄉“強村公司”的成功經驗已在共青城市推廣開來。截至目前,共青城市5個鄉鎮均已成立“強村公司”,覆蓋行政村28個,經營性總收入突破2000萬元大關。
與此同時,共青城市積極推動“3.0版”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實現服務“一老一小”工作走深走實。走進茶山街道溫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熱氣騰騰的飯菜香氣四溢,老人們圍坐一堂,享受著舌尖上的幸福時光。77歲的袁有才向記者說道:“自從社區辦了幸福食堂,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來吃飯。價錢合理,飯菜合胃口,還能和老伙計們聊聊天,感覺生活更有滋味了。”
除了幸福食堂,社區黨委還積極整合陣地資源,會同民政部門打造了7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示范中心。茶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彬告訴記者,利用養老示范中心,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健康咨詢、文化娛樂、心理慰藉在內的多元化服務,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關注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同時,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同樣重要。在溫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兒童活動室內,孩子們在志願者的陪伴下,盡情享受著童年的歡樂。書法室、繪畫室、兒童娛樂休閑區……一處處精心打造的空間,成了孩子們心馳神往的樂園。“我們安排了暑假課堂,目前社區內有100多名兒童報名參加。”李彬說,社區採取“居民點單、社區派單、老師接單”的模式,盡力保障兒童們的教育需求得到滿足。
從“強村公司”的蓬勃發展到“3.0版”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的積極推進,共青城市深入推進基層黨建“書記領航”行動,不斷探索鄉村振興和服務群眾的新路子。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全媒體記者 唐文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