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南昌市紅谷灘區向“打造全省一流教育”目標堅定前行

2024年07月24日08:1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近年來,南昌市紅谷灘區錨定“打造全省一流教育、唱響學在紅谷灘品牌”的目標,立足長遠規劃布局,圍繞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育管理等方面不斷發力,全區教育事業邁上新台階,“學在紅谷灘”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擴大。

如今的紅谷灘區,一座座現代化學校拔地而起,一間間明亮的教室裡書聲琅琅,一個個孩子露出幸福笑容……

改善辦學條件

扎深教育發展根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在南昌中學配套九年一貫制學校(以下簡稱南昌學校)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該項目實現主體封頂,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牆體砌磚、水電預埋等施工工序。

“去年6月進場以來,每天200余名施工人員快馬加鞭、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此次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是項目建設邁出的關鍵一步。目前,鋁合金門窗安裝准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待腳手架全部拆除后,將全面啟動室內外裝修工作。”南昌學校項目負責人說。

南昌學校位於紅谷灘區三清山大道以西、中央湖大街以北。項目佔地面積約6.6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8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初中教學樓、小學教學樓、報告廳、食堂、體育館、綜合樓及體育場。該項目預計202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規劃設置中學教學班24個、小學教學班36個。

今年以來,紅谷灘區圍繞全面改善基礎辦學條件,扎實推進教育民生工程建設。獅子山學校、紅谷南大道學校、紅谷灘區特殊教育學校等3所學校將於8月完工並交付使用。同時,該區加快推進南昌學校、行知學校、石鐘山路學校等3所學校項目建設。

一直以來,紅谷灘區持續加大教育投入,高標准高質量推進學校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優質資源布局,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10年來,全區先后新建(擴建)學校22所,新增教學建筑面積近 64.6萬平方米,新增學位41420個。”紅谷灘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

推進集團化辦學

闖出教育品牌路

推進集團化辦學,唱響“學在紅谷灘”品牌,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是紅谷灘區堅定不移的教育發展路。

今年5月,紅谷灘區啟動集團化辦學2.0版,組建了紅谷教育集團、碟子湖教育集團、江西師大附中紅谷灘濱江教育集團、南大附屬學校紅谷灘教育集團、騰龍教育集團五大教育集團,覆蓋全區20所學校,覆蓋率達50%。

紅谷教育集團作為紅谷灘區最早成立的教育集團,已形成辦學品牌。該集團不僅探索了一條從“輸血”到“造血”,再到“自循環”的教師隊伍升級之路,還實現了集團校之間的大融合、大創新、大提升,促進了集團的擴優提質。綠茵路校區立足教育前沿,舉辦“D+N”青年成長營,開展大單元教學﹔飛虹路校區注重全體教師向骨干教師進發﹔銀都路校區關注教師的分層培養﹔鷹潭街校區制定“匠心·師訓”計劃,激勵教師成長……

紅谷教育集團的發展之路是紅谷灘區探索集團化辦學的一個縮影。2010年以來,紅谷灘區開始推進集團化辦學,經過10余年的不斷探索,打造了集團化辦學的1.0版,有效帶動了新校和弱校的成長,促進了該區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獲得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我們在集團化辦學1.0版的基礎上,迭代升級啟動2.0版建設,將通過‘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名校’的方式,重點推進以片區為主的相鄰學校的集團化。”紅谷灘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化辦學2.0版的建設將推動集團內學校管理規范統一、教師充分交流輪崗、教研教學深度融合。未來,紅谷灘區將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力爭用兩至三年時間,實現全區學校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強化師資力量

筑牢教育人才基

優質的學校離不開優質的教師,優質的教師隊伍是發展優質教育的根本。

2023年7月5日,紅谷灘區發布公告,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引進在編在崗的優秀教師、教研員,其中省特級教師最高可享有40萬元安家費。這一舉措,吸引了全國教育領域的目光,最終,36名教育人才成功入職。

高薪引進教育人才,是紅谷灘區重視教育人才、尊重教育人才的有力証明。

近年來,該區通過整合省內外優質名師資源,建立專家智庫,通過“分層、分類、分主題、成體系”的培養思路,持續探索教育質量提升途徑,全面加強新時代師資隊伍建設。截至目前,該區共有省特級教師7人,省、市學科帶頭人82人,省、市骨干教師113人,榮獲省、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的教師佔比在全市領先。

除了打造名師隊伍,該區對普通教師的培養也不遺余力,啟動了層級梯次培養模式,助力教師成長。截至目前,該區共有教師4100人,其中能手教師1948人、新手教師1436人。

對於新手教師,該區建立了“區級引領-校本互助-自主研修”三級教師培訓體系,實施“鴻鵠教育大講堂”計劃,開展教研員全員跟蹤聽評課活動,依托名師工作室建立校本培養工作坊,對新手教師開展為期三年的在職連續培養。對能手教師,則組建為期3年的青年成長營,將入職5年以上、年齡40周歲以下的教師作為培養對象,“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基於政治領導力提升的思想政治素養專題培訓、基於融合理論與實踐的系列工作坊、基於實踐技能提升的項目式研究等培訓。

提供優質教育

邁好教育長遠步

讓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均衡的教育,不僅是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景,更是紅谷灘區一直以來的堅定目標。

“讓學生快樂,最重要的是在課堂上快樂起來。”紅谷灘區騰龍學校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推進‘真’課堂建設,給學生創造快樂、自由、真實的學習空間,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騰龍學校追求課堂真實高效,要求教師要上出學科“味道”,促使有深度的學習過程真實發生。為此,學校制定了“六個一”原則:每節課都要有一個帶任務的真實情境,至少有一次小組交流活動,至少有一個6分鐘至8分鐘真實思考的過程,至少有一次全面的課堂巡查過程,至少有一次給學生質疑的機會,至少有一次給孩子當老師的機會。

課堂真實高效,課后豐富多彩。紅谷灘區全力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托管服務,全區學校共開設了足球、器樂、美術、舞蹈、科技等70余個豐富多彩的課后興趣活動和社團課程,讓孩子們既能交流學習,又能交友互動,為學生搭建了課后快樂互助的學習平台,全面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2023年,全區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達5萬余人,城區學校課后服務覆蓋率100%。

在南大附小紅谷灘分校,教職員工充分挖掘資源,構建了多元且富有特色的課后服務社團課程體系,從球類比賽到藝術欣賞,從樂高編程到創意美術等,一項項課程都向著深挖學生潛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華智慧的方向探索,鼓勵學生在廣闊的領域內發現自我、展現自我。

今日紅谷灘,教育之花越開越艷。(劉 磊)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