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井岡山下杜鵑紅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2024年08月08日09:5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初秋的遂川,碧空如洗,山清水秀,鳥鳴動聽。

一襲襲紅衣登上紅六軍團長征先遣紀念碑,宛若紅杜鵑,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大家將照片拿出來,讓先輩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紅六軍團后代吳漢武熱切地呼喚。

眼含熱忱,手持先輩的遺照與烈士証明,50余名紅軍后人聚在一起,遠眺青山,重拾先輩足跡。

寒暄、合照,父輩是戰友,平輩是親朋。老友相聚,分外親切。

8月5日,江西省遂川縣開展“追尋先輩足跡 弘揚長征精神”紀念紅六軍團西征90周年活動,邀請紅軍后代重走長征路。

“1934年8月7日,9700余人在任弼時、蕭克、王震的率領下,告別湘贛革命根據地,從江西遂川的橫石和新江口地區出發,踏上了西征的征途,為2個多月后的中央紅軍主力戰略大轉移先行探路。”隨著講解員指引,一襲襲杜鵑紅步入紅六軍指揮部舊址。

“供給部部長陳希雲——這是我父親的名字。”紅軍后代陳青指著展壁上的紅六軍團組織機構表,難掩內心激動,“我今天帶著父親的照片來,要再走一遍父親走過的路。”

遂川縣新江鄉橫石村,是長征先遣部隊紅六軍團西征集結地和始發地。紅六軍團在此駐扎,這裡陳列著紅六軍團當年在橫石的點點滴滴。如同陳青一樣,紅軍后人們在舊址的紅土牆上追尋著先輩的革命印記,感受父輩的堅定革命信念。

指揮部舊址附近,一堂生動的草鞋編織課再次讓紅軍后人們感慨。

“我看我父親打過草鞋,我也上手試試。”今年68歲的甘仁榮是“將軍農民”甘祖昌的女兒。

理論課上千言萬語,不如草鞋課堂揮汗如雨。親手打一雙草鞋,走一段挑糧小道,更能體會遠征難。“要不忘革命傳統,傳承艱苦奮斗精神。”甘仁榮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繼續將稻草扎捆成條。

腳穿草鞋跟黨走,刀山火海不回頭。據統計,紅六軍團9700余人從江西突圍西征,到貴州印江木黃會師時已犧牲6000余人。

“踏上這片土地,我們就會想起父輩當年的腥風血雨,漫漫長征路,途中多少人再看不到五星紅旗在中華大地上升起,這讓我們如何不熱淚盈眶?”紅軍后人彭春蘭感慨萬千。

往昔烽火硝煙的山頭如今開滿映山紅。新一代的人們不僅傳承著家族的記憶,也在續寫著屬於自己的紅色篇章。

近年來,新江鄉抓住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主體園以及中組部紅色美麗村庄試點建設契機,將紅色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將橫石村打造為紅色名村。

橫石村也積極探索“一引領兩帶頭三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旅游、茶葉、養蜂、竹筒酸菜等特色種養大健康產業,村裡有200多畝茶葉基地,有年產2000多斤蜂蜜的養蜂戶,還有年產1.5萬菜籽油的種植戶……日子過得如杜鵑花般紅紅火火。

走進充滿煙火氣的紅色草林圩場 ,品一杯甘綿醇厚的狗牯腦,嘗一碗唇齒留香的特色小炒,添幾碟爽口的遂川浸壇。

歷史如草林浮橋下的江水流淌,紅色圩場正重現往日繁榮。紅圩特色小鎮是第一個紅色圩場——草林圩場所在地,該圩場自古以來就是贛中南地區的四大著名圩場之一。

經過多年建設,如今的草林圩場已成為以紅色旅游為主體、地方特色產業為支撐的江西省級特色小城鎮。

今天的遂川,滿山紅杜鵑越開越艷。狗牯腦茶聞名遐邇﹔板鴨產業規模化發展﹔金黃飽滿的金桔挂滿枝頭﹔外部交通體系漸趨完善,暢通無阻地將這片紅色故土的豐饒物產運送至全國各地。

攜手相鄰的井岡山紅色旅游區協同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追尋歷史記憶。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前,7歲的陳哲宇面露好奇,瞻仰著革命先烈的雕塑。

“我是紅六軍團陳春林的曾孫,我要做紅色接班人。”稚嫩的童聲仿佛初春綻放的紅杜鵑花,純淨而充滿生機。

(實習生楊凡參與採寫)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