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人大助力富硒產業走上“進階路”
曾經的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富硒產業基礎設施薄弱,每到下雨天水溝水渠易倒灌。
現在的潭頭村富硒產業採取“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基本菜農”模式,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蔬菜遠銷灣區大市場。
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水稻……秋收時節,步入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白牆黛瓦與稻田相互映襯,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道路兩旁宛若白色海浪,目之所及,處處蘊藏著富硒產業的勃勃生機。
潭頭村是一座有著700多年歷史的贛南古村,擁有富硒土壤6000余畝,村裡幾乎所有的特色產業基地都與“硒”相關。
這幾年,隨著種植富硒蔬菜、富硒水稻和發展紅色旅游,潭頭村從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農村,也成了於都縣富硒產業的特色名片。
人大代表在做大做強富硒產業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近日,記者隨江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開展的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全過程人民民主集中採訪活動,來到潭頭村進行走訪調研。
近年來,潭頭村探索建立民事民議民決的良好機制,成立民主協商議事廳,暢通民意反饋渠道,人大代表化身橋梁紐帶。
梓山鎮人大代表盧婷介紹:“之前,群眾向我們反映,潭頭村富硒產業基礎設施薄弱,且地勢較低,每到下雨天水溝水渠易倒灌。”
搜集群眾意見后,當地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作用,圍繞產業發展、富硒旅游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爭取了資金,維修大棚、修理水渠。
硬件設施完善后,當地還引進龍頭企業,採取“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基本菜農”模式,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蔬菜遠銷灣區大市場。
如今,於都縣傳統農業借助富硒品牌聲名鵲起,寶貴的土壤“流金淌銀”。一組“硒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縣全縣共建設富硒產業示范基地172個,面積10萬畝,帶動標准化富硒種植30萬畝,產業綜合產值突破45億元。
近年來,於都縣人大發揮職能作用,人大代表和群眾共同謀劃富硒產業“施工圖”,於都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於打好“富硒產業”品牌的決定,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富硒產業走上“進階路”,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