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一座堡壘 搭建一個平台 建立一項機制
江西廣昌:黨員“回家” 服務萬家

金秋送爽,桂花飄香。河東社區留守兒童在“三長”、志願者的陪伴下,繪制多彩秋天手抄報,一張張幸福的笑容,在10個城市社區不斷展現……
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組織在職黨員干部到居住地擔任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圍繞建強一座堡壘、搭建一個平台、完善一項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回家”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衛生等急難愁盼問題。
建強一座堡壘 搭起黨群干群“連心橋”
森林公園西角健身游樂場所處,綠意盎然,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不斷,老年人悠閑的鍛煉身體。森林公園曾經因為建成時間長,隨著風吹日晒、器材的損耗,很多游樂設施處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水窪,健身器材損壞程度不一,環境質量不高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附近居民群眾也不願意去了。建設東路社區第一網格收到問題反饋后迅速行動,聯合縣城管局進行基礎設施維修、窪地填充,很快恢復了往日的面貌。
針對社區治理協同困難、力量不足等難題,廣昌縣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全部覆蓋”的原則,把10個城市社區劃分為68個網格、646個樓棟、1841個單元,並在每個網格建立黨支部,樓棟、單元建立黨小組,構建“城市社區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單元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將支部下沉至社區治理一線,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生態環境、文明鄉風等工作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有了網格、成立了支部,大家就有了主心骨,凡事都一起商量、一起干,黨群干群關系都更和諧了。”建設東路社區黨委書記廖琳娜說道。
搭建一個平台 暢通群眾民意“直通車”
“鬆仔山27號一、二單元下水管道經常會堵塞,污水堆積導致臭氣難聞,請縣城管局協調解決。”建設西路社區第一網格網格長傅巍通過“蓮鄉一網通”微信小程序轉辦問題至縣城管局,聯合縣城管局三天內辦結了群眾反映的問題。
廣昌縣聚焦群眾需求、民生導向,開發“蓮鄉一網通”微信小程序線上平台,將全部在職黨員、退休黨員、非黨員公職人員、社區工作者、居民群眾納入所居住社區網格治理范圍。從在職黨員、退休黨員和非黨員公職人員中挑選政治素質高、組織協調能力強、服務意識好的同志優先擔任居住地的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進行網格化管理,明確“三長”工作職責,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居民群眾根據個人和小區需求,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點單”,上報個人微心願或問題事項。
“能有一個為群眾辦實事的平台,我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揭家堡社區第六網格的居民群眾邱志英通過平台肯定“三長”工作。平台使用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通過平台反饋,以平台管理人員系統研判“派單”和“三長”自主“接單”的方式,落實快速受理、線上轉辦、按時辦結、跟蹤督辦、反饋及時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機制,與線下“蓮心議事會”和三級服務體系相結合,分門別類處置簡單、重點、復雜、疑難問題。對不會使用小程序平台的老年人,“三長”和社區志願者提供線下幫助,將問題反映至平台﹔對問題處置推進緩慢的進行全流程跟蹤督辦﹔對群眾不滿意的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牽頭,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逐條銷號解決,書面向群眾做好解釋說明,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平台推廣運行以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200余個、化解矛盾糾紛340余起、認領居民群眾反映微心願2000余個,群眾滿意度和認可度大幅提升。
建立一項機制 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為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出台《廣昌縣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管理辦法(試行)》,對在職黨員(非黨員公職人員)進社區報到實行積分制管理,擔任網格長每月積2分,樓棟、單元長每月積1分,每組織或參與1次志願服務活動或完成1個群眾“微心願”積1分,對於幫助群眾解決重大難點、堵點問題的酌情加分。在城市社區建立積分超市,“三長”可憑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我們實行‘干部考察進網格’,充分聽取‘三長’、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深入了解考察對象‘8小時之外’的表現。”廣昌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昌縣把積分情況納入縣直機關單位基層黨建年度考核,對勇於直面矛盾、敢啃“硬骨頭”且工作質量高、服務意識強、取得實效的優秀干部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方面優先考慮,持續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干勁。(余敏、符榕、徐維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