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和好記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1月13日,租住在縣城的村民王本發一大早來到菜市場,買了父親愛吃的豬頭肉和蘋果,然后直奔上栗縣雞冠山鄉流源村的大哥家看望父親。
“爸,征遷補償款下來了。我在縣城買了房,近期打算裝修,中式風格您喜歡嗎?”王本發一到家,就向父親王元福報喜,並拿出裝修圖紙,征求父親的意見。
王元福沒有搭話。王本發知道,父親還在生他的氣。原來,9個月前,雞冠山鄉流源水庫工程項目啟動征遷工作,當其他村民還在觀望時,王元福不僅在全村第一個按下手印,還同意自家樓下的酒店和日用小商品店按農房補償價征收,這讓王本發一時有些想不通。王本發認為,樓下的酒店和日用小商品店每年能賺不少錢,可向政府多要點補償款。
不過,王元福並不這麼想。今年72歲的王元福有52年黨齡。在他兩歲的時候,父親意外去世。當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時,當地黨委政府及時伸出援手。
王元福深知,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就沒有他一家人的今天。“感黨恩不能停留在嘴巴上。”王元福說,流源水庫工程項目是民生工程,建成后可解決上栗縣城、贛湘合作產業園,以及桐木鎮、雞冠山鄉、金山鎮等多個鄉鎮用水難問題。
王元福的這些想法事先沒有跟王本發溝通,父子兩人因此發生了爭吵。王本發一氣之下離家搬到縣城租房住。
王元福對征遷工作的支持態度,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房子拆除后,他與老伴搬到大兒子家住了下來,還主動在村裡宣講貨幣補償、易地安置等征遷政策。
王元福平日裡在村裡做事公道,又是老黨員,在村裡說話有一定的威信。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的征遷工作進展十分順利。隨著一筆筆征遷款發放,村裡一家一家簽約、搬離,王本發漸漸意識到,試圖向政府多要點補償款的想法是不對的。
“父親其實很疼愛我,以前一直跟我住在一起。”王本發說,在縣城買房后,他打算把父親接到縣城一起住,此次來大哥家就是專程向父親承認錯誤的。
“我們不能隻算個人的小賬,更要算集體的大賬啊!”看到兒子想通了,王元福十分欣慰。他接過兒子手中的裝修圖紙,認真看了起來,父子倆一起開心地商量起新房裝修。(全媒體記者 洪懷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