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縣車橋鎮:黨建引領提質增效 繪就基層治理“新畫卷”

江西九江德安縣車橋鎮下轄9個行政村,86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1445人。在過去的工作中,車橋鎮面臨著人口結構復雜、利益訴求多樣、治理資源分散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鎮域的穩定和發展。近年來,通過黨建引領這一核心驅動,逐漸探索出一條符合車橋鎮實際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探索黨建引領新鄉賢參與式治理。車橋鎮主動將新鄉賢納入治理參與主體,按照“有品德、有威望、有見識、有能力、有成就、有公益心”六有標准,把道德模范、優秀企業家、新鄉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退伍軍人等納入新鄉賢群體,如今共納入新鄉賢156人。創設了鄉賢聯合會,村設鄉賢協會,協會設黨小組,設立新鄉賢基金,引領新鄉賢組織建設、活動開展與基金管理等實踐有序推進。2011年成立的“白水人家”鄉賢基金會,目前成員達500余人,累計捐資320余萬元,公益救助病患、助學獎勵89人。同時,以黨建為核,引領“鄉賢夜話”“白水人家”等線上線下的協商式對話,促進了基層群眾的需求反饋、公共價值的多元表達。
提升“黨建+網格化”基層治理效能。車橋鎮9個村共設置網格片區26個,網格長26名,配備網格員近百名,將“五老”人員納入到兼職網格員中,構建起轄區“黨組織+網格員+村民”共建共享的精細化治理新格局,對老百姓的撓頭事、煩心事都能做到聯系無障礙、服務無死角、應對高效率。同時,健全常態化、網格化、信息化信訪隱患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
助推黨建賦能項目建設。車橋鎮聯合縣專班等部門堅持探索“支部+項目”服務模式,在義門陳項目點建立臨時黨支部,通過劃分黨員責任分工、組建“黨員先鋒隊”,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項目建設。依托項目臨時黨支部,成立服務專班,定期深入一線監督檢查、座談交流、開展培訓,共解決項目用林、用地、用水、審批、糾紛調處等問題120余個,推動問題在一線會商、困難在一線破解、黨員在一線發揮作用。
打造“黨建+志願服務”新模式。為滿足轄區百姓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車橋鎮堅持以黨建引領志願服務活動為載體,圍繞“黨員在身邊,服務零距離”服務理念,積極發揮黨員、鄉賢、致富帶頭人、道德模范以及“好家風家庭”等示范引領作用,組建37支共計500余名的鎮村兩級網格志願服務隊伍,不定期對群眾需求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文明勸導、移風易俗、抗災排險等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車橋鎮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不斷擦亮農業品牌,延伸產業鏈條,促進融合發展。近年來,車橋鎮已成功打響了“城門古茶”“車橋葡萄”“昆山竹炭”“白水大米”等系列品牌,隨著特色產業的不斷發展和義門陳文化產業園項目的持續推進,原來一些在外務工的低收入群眾逐步返回家鄉,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車橋鎮在發展農業產業的同時,持續強化利益聯結,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推廣“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形成多元參與、分工協作、緊密聯系的利益共同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