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幸福直通家門口

資溪縣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2024年12月04日08:3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資溪,地處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西麓,森林覆蓋率達87.7%,現有濟廣高速、撫吉高速、316國道和鷹廈鐵路穿境而過,呈現“一鐵兩高一國道”三橫一縱的交通格局。

  近年來,資溪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堅持建設與養護並重、修路與興業並舉、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行的理念,不斷優化路網結構,完善管養體制,提升服務品質,帶動產業發展。該縣先后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國第四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入選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名單。

  一條條縱橫交錯、舒坦開闊的村道、鄉道、縣道,仿佛一串串美麗的“珍珠鏈”,串起了掩映其間的一個個美麗景點。一條條暢通無阻的“四好農村路”,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時,也成為當地的連心路、景觀路、致富路。

  一條條方便農民出行的安心路

  前不久,晚稻進入收割期。在資溪縣石峽鄉堡上村,村民盧大爺一大早便開著貨車將稻谷收割機拉到自家稻田。過了一會兒,他又將稻谷裝車,運回家晾晒。“以前,我們村不通公路,不管是種植還是收割都會花很多時間在路上。現在,路通了,有商販到村裡收購,還有游客開車來摘水果,加上村裡的客貨郵服務點,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談起農村公路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村民盧大爺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

  農村公路既要建好又要養好。“曾經,養護工人專注於交通道路的養護,而如今,縣裡確立了以農村公路中鄉、村道管養為核心,高標准農田、村庄基礎設施、農村水利工程設施、農村安全飲水、農村公墓管理等全新的‘六位一體’公共設施管護模式,並動員政協委員全程參與道路建設、養護、管理全過程。”資溪縣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許陽冬介紹,當地著力構建信息資源在線集成,行業治理協同發展、行業決策科學合理的“互聯網+‘四好農村路’”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共治體系,真正管好養好群眾的“幸福路”。

  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如今,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門水泥路,抬腳上了車”,資溪縣農村公路實現了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向“暢”的華麗轉變。

  一條條帶動旅游發展的產業路

  農村公路一頭連著民生改善,一頭連著經濟發展。

  走進毗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大覺山的資溪縣鶴城鎮大覺山村南源村小組,村內蜿蜒的瀝青小道干淨整潔。細雨中,一幢幢新穎別致的精品民宿屋出現在眼前,一側依山環樹,一側環溪相伴,恬靜、活力又有生機。

  村域道路美化和沿線景觀巧妙配合,特色旅游有聲有色,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以前去大覺山,隻能從村裡路過。現在大家看到的旅游公路,是重新規劃建設的道路。依托這條道路和大覺山的旅游資源,暑假和節假日期間民宿幾乎客滿。除了住宿,我們還完善滑索、竹筏等娛樂設施,游客都很喜歡,也吸引了很多的投資者慕名而來。”南源宿集負責人林濤介紹。

  產業因路而興,村庄因路而美。通過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該縣將旅游公路延伸進大山,新建了城北大道、城南大道、大覺山和法水旅游公路,串聯起資溪的各個景區﹔對城區瀘溪河實施高標准綜合治理,建設親水平台、仿古街、商業廊橋,水、岸、橋、綠交相輝映﹔高標准建設面包產業一條街、泰伯名人園、濕地公園、泰伯樓、蘇區紀念館和田園書畫館等基礎設施重點工程……一個個制約旅游發展的瓶頸被打破,一個個旅游工程高標准推進,構建起資溪“全域景區”骨架。

  如今,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遍布廣袤鄉野,夯實了民生基礎,暢通了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也助力農村煥發新活力、譜寫新篇章。

  一條條促進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一條公路何以改變一個村庄、帶富一方百姓。

  烏石鎮新月畬族村地處資溪縣南部,是江西省為數不多的畬族聚居地之一,距離縣城17公裡。20世紀70年代初,這裡還是一個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的小山村,交通滯后是影響全村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如今的新月畬族村,已成為集畬族民俗體驗、農業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勝地。

  新月畬族村是如何從一個無人問津的村庄變成“網紅打卡地”的?“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和客貨郵平台打通了其發展的“快車道”。

  “全縣山區道路狀況復雜,坡度大,村落分散且居民稀少,客流量不穩定。面對這些難題,我們推出‘彈性班次+預約響應’的城鄉公交,再借助‘資溪生活’App,助力農戶拓寬銷售渠道,每戶農戶平均每月增加收入1000元。”資溪縣公交公司經理王會平說。

  畬酒廠、畬茶坊、畬村粽……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徐徐展開。昔日閉塞落后的交通變坦途,群眾增收致富的勁兒更足了。該村先后6次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集體”“民族團結進步模范村”。

  鋪下的是路,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如今的資溪,鄉路縱橫,串起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條條大道,助力書寫鄉村振興嶄新篇章。(廖雅君 王資磊)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