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在產學研融合中唱主角
無論是“0到1”的技術突破,還是“1變N”的成果轉化,都離不開產學研的密切合作。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日,江西省委主要領導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再次強調了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企業站在市場最前沿、生產第一線,對市場需求敏感,更具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意願和能力。與傳統產學研合作模式相比,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具有更強的目標導向優勢,能夠更快創造出與市場需求緊密聯系、應用價值更精准的科研成果,切實解決科技與產業“兩張皮”的問題。近年來,各地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出題者、場景建設主體和“閱卷人”作用,推動企業和高校院所“同題共答”。從牽頭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到聯合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再到參與制定國際標准、搶佔市場話語權……在變革和創新大潮中,企業唱主角、挑大梁的作用日益凸顯。實踐証明,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能更有效地整合創新資源,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以最大速度和最大力度將需求、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當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仍存在一些堵點、卡點。比如,在重大攻關項目和重大科技決策方面,企業的話語權、研發主導權較弱﹔在獲取創新要素的政策條件方面,不公平的隱性壁壘仍然存在﹔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離不開“解渴”的政策。一方面,要讓企業牽頭或參與更多國家級、省級科技重大項目,用好“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機制,提高企業出題的攻關榜單數和承擔的攻關項目數,支持企業全面參與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另一方面,要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資源向企業傾斜,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同時,要客觀精准評價科技成果的價值貢獻,明確企業、高校院所的責權利,探索通過成果權益分享等方式合理分配創新成果。(鄒 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