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融入大灣區 荸薺銷路廣
信豐縣大阿鎮阿南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正“馬不停蹄”地趁著暖陽,忙著翻挖、撿拾荸薺。
眼下正是荸薺開挖的大好時節,在江西省信豐縣大阿鎮阿南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正忙著翻挖、撿拾荸薺,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走進信豐特產大阿荸薺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燦燦的荸薺田,村民們正忙碌著,他們一釘一耙地“挖寶”,收挖荸薺的動作又快又准、一氣呵成,一邊挖得賣力,一邊拾得起勁,不一會兒便裝了滿滿的一袋,豐收的快樂溢於言表。
“我每天可以挖到200多斤荸薺,每天都能有100多元的收入,在這裡工作離家近,工作時間也自由,還能夠照顧到家庭。”正在田間勞作的阿南村村民周阿姨高興地說道。對於這裡務工的村民們來說,這份工作不僅帶來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在“家門口”就業。
“我這邊採取領牌採挖的方式,村民們每天早上來我這裡領一塊號碼牌就可以進田間開挖荸薺了,時間自由,年齡也不限制,隻要想來挖的都可以過來挖荸薺,我按照0.4元每斤收購,現在每天都有50、60多個人在田間採挖。”信豐縣大阿鎮鴻生家庭農場負責人劉桂生說道。
跟隨著劉桂生的腳步,來到儲存廠庫,看見工人們正在搬運裝好袋的荸薺上車。“今天要運輸11噸的荸薺到大灣區市場,銷路不愁,價格可觀。全縣種植了300多畝,預計年產量可達450噸,產值162萬元。”劉桂生告訴筆者,“我種植的這種馬蹄主要是用於制作荸薺粉,灣區的居民特別喜歡用來制作馬蹄糕和馬蹄糊,有清心消暑,潤肺生津的功效,在灣區特別受歡迎。”
近年來,信豐縣圍繞蔬菜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建設了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贛州)分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贛州配送分中心暨冷鏈物流中心、贛南蔬菜配套產業園和現代化蔬菜育苗中心四大產業平台,為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劉榮東、李敏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