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開展“包樓聯戶”工程 擦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品牌
2024年以來,資溪縣結合全面落實黨員“雙服務雙報到”制度,創新開展“包樓聯戶”服務群眾工程,構建區塊“無縫隙”、訴求“全響應”、服務“零距離”的治理體系,不斷擦亮“資心人·悉心助”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品牌。
健全體系,織密“網格服務圈”
資溪縣以“包樓聯戶”工作為抓手,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黨的工作向基層延伸、在“末端”落實,摸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了干群關系持續升溫。
構建“網格化”組織鏈條。按照“居住相鄰、關系相近、雙向選擇、方便服務”的原則,根據城市社區黨工委兼任大網格支部書記、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中網格支部書記、在職黨員兼任小網格黨支部書記的網格組織基礎,以平均12戶為1個微網格,城區劃分為1326個微網格,構建“大中小微”四級網格治理架構,形成了城市社區黨工委、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五級聯動、上下貫通的工作格局。
建立“全覆蓋”聯絡體系。出台《關於進一步落實在職黨員參與基層治理暨開展“包樓(村、組)聯戶”服務群眾工程的工作方案》,建立縣委書記總指揮,縣處級領導挂片機制,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包樓聯戶”工作“瓶頸”問題。按照每名黨員干部聯系5-15戶群眾,通過上戶發放“親情連線卡”,建立並推行“綠藍黃橙”四級分類精准包聯機制,1324名黨員干部與全縣15666戶居民建立“親情關系”,實現對信訪重點戶、老弱病殘戶、低收入困難戶的精准包聯。
開展“零距離”暖心服務。按照惠民政策宣講到戶、安全知識傳達到戶、重點人群關懷到戶、意見建議征求到戶“四到戶”、急難事必聯、糾紛事必聯、重大事必聯“三必聯”、有親情聯系卡、家庭基本情況表、聯絡記錄“三要有”的工作要求,聯戶黨員干部對1595名重點人群每月上戶走訪,開展防溺水、防電詐、消防安全等宣傳200余次,收集群眾反映的訴求270個,已完成227個,開展為民辦實事134件。
夯實根基,激發“治理向心力”
資溪縣把“包樓聯戶”工作作為創文創衛、關愛老小等重點工作在基層落地落實的有力抓手,推動黨群齊心共建“純淨資溪”。
凝聚小區治理合力。依托“紅色物業”陣地,黨員干部在小區亮身份、亮承諾、亮責任,建立了黨員骨干隊伍、夕陽紅、青檸志願服務隊18支,在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環境整治、走訪慰問等活動中聯手共同開展1200余次。聯戶黨員干部依托“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就居民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每月召開“五方聯席圓桌會議”,推行“支部提議—多方商議—會議決議—結果公開—督促落實”五步工作法,實現物業服務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相互監督,推動小區要事聯辦、矛盾聯處。先后受理、辦結居民群眾反映問題900余件,組織召開各類協調會300余次,問題受理答復辦結率達到98.6%。
凝聚關心關愛合力。通過社區“1+5+N”養老服務陣地、“寶寶屋”“校外課堂”等服務場所,聯戶黨員干部推出“周末約陪伴、約輔導、約活動、約辦事”等系列活動,共開展“周末有約”活動110余次。此外還組建“小棉襖幫幫團”和“黨爸黨媽幫幫團”,與特殊人員“結對子”,制定“每周陪伴計劃”、生日和節假日走訪慰問安排表等,對獨居老人開展“窗帘行動”,累計開展防汛、心理咨詢、健康義診、上門送餐、愛心理發、防詐宣傳、紅色教育等多樣化服務500余場,受益人數達1600余人。
凝聚生態建設合力。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包樓聯戶”為切入口,入戶宣傳發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締造美好人居環境,黨員干部帶頭落實“門前三包”制度,清理小區“牛皮癬”廣告300余處、清理衛生死角50余處、清運亂堆亂放100余處。對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關鍵部位下足“繡花功夫”,讓文明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
多元善治,拓寬“調解新路徑”
資溪縣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力量前移、服務前移、考評前移,不斷提升“包樓聯戶”工作效能,讓問題在一線發現、難題在一線破解、服務在一線跟進、工作在一線落實。
聯動化解“難心事”。用好“包樓聯戶”這一反映社情民意、深化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搭建“金牌網格長”“資心人說事廳”“悅鄰軒”“圓桌會”等議事平台16個,讓聯戶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傾聽呼聲、了解民意、解決民憂,採取“收集+轉辦+答復+回訪”的工作模式,及時辦結群眾反映的事件。截至目前,商議小區公共設施破損、社區矛盾糾紛、特殊人群救助等問題116個,流轉相關職能部門解決92個。
拓寬服務“新渠道”。用好“資心人掌上智慧社區”線上平台,上線“一鍵報事、微心願、辦事指南、志願活動”等服務板塊11個,對聯戶居民反饋的問題,24小時內進行“接單”,秉承“急事快辦”“要事必辦”“難事盡辦”的原則,實行分類交辦、跟蹤督辦、專題會辦、限期辦結,做到“群眾一鍵上報、干部一站服務”,自平台上線以來,累計為群眾解決3300余個急難愁盼問題。
強化考核“指揮棒”。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調運轉、責任落實、反應快速”的運行機制,將在職黨員“包樓聯戶”服務群眾工程與黨員積分量化管理、民主評議黨員結合起來,作為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切實增強干部服務群眾本領,讓黨員干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更加得心應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