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從8萬元到60萬元的背后

——看樂安縣“三聯”工作法如何激發村級集體經濟活力

2025年01月08日08:18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三年前,樂安縣山碭鎮山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隻有8萬多元,引進設施蔬菜(食用菌)產業與專業合作社聯盟后,去年年底經營性收入突破60萬元。“村集體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縣裡推廣的‘三聯’工作法。”1月2日,山碭村黨支部書記康保輝高興地跟記者分享其中的奧妙。

  面對農村土地低效利用、產業基礎薄弱、集體經濟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如何進一步激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樂安縣以改革為牽引,積極探索實施“支部聯建、企業聯動、集體聯農”的“三聯”工作法,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帶動村級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支部聯建,做好產業文章

  1月2日,樂安縣公溪鎮公溪村的千畝油茶林活力迸發。油茶樹下,樂家村栽種的油菜陸續冒出嫩苗。

  “2024年以來,我們村和公溪村開展‘支部聯建’,他們教授南瓜種植技術,幫助我們村集體增收約10萬元﹔2024年底,他們又引導我們在油茶林下種植油菜,估計能讓村集體再增收一筆。”公溪鎮樂家村黨支部書記郭樂榮告訴記者,過去,樂家村的產業發展比較薄弱,到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7萬元,被撫州市定為經濟薄弱村。

  “同樂家村進行‘支部聯建’的公溪村,是樂安縣首個村集體經濟突破百萬元的行政村,也是撫州市的經濟富村。”公溪鎮副鎮長金曉鵬介紹,2022年以來,在公溪村等經濟富村的帶動下,樂家村發展林下種植等產業,村集體經濟已提升至現在的近20萬元,成效顯著。

  樂家村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樂安縣以“支部聯建”工作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為提升縣內村集體經濟薄弱行政村的集體收入,樂安縣按照“產業相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原則,推出“支部聯建”組團發展模式,讓獲評市級、縣級“紅旗黨支部”的村發揮引領作用,構建聯建村黨組織產業聯盟,通過產業示范帶動、技術指導、暢通銷售渠道等方式,帶動各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加。

  目前,樂安縣60個市級、縣級“紅旗黨支部”已與60個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

  企業聯動,拓寬增收路徑

  新年伊始,樂安縣公溪鎮工業園區的南昌食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是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

  “食環食品租用的廠房,是鎮上10個村集體公司聯合建設的‘振興工廠’,我們每年可收租金60萬元。”金曉鵬介紹,鎮上引進食環食品后,各村都想負責企業標准化廠房的建設,但單個村資金不足,地塊也難確定。於是,各村成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資金聯籌、地塊共用,抱團投資300余萬元,建設了這座“振興工廠”。

  如今,“振興工廠”在減輕落戶企業資金鏈壓力、拓寬村集體經濟創收途徑的同時,還為當地帶來100多個就業崗位,讓周邊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在樂安縣的另一側,湖溪鄉東堆村閑置的小學校園內,一場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我們村引進一家民宿企業,以閑置的村小學樓房作為資產入股,獲得了10%的股權。”東堆村黨支部書記蔡衛平告訴記者,通過資產入股,村裡不僅可通過分紅增收,還盤活了閑置資產。2023年,東堆村的村集體經濟還不足10萬元。2024年,該村集體收入已達20萬元。

  通過資源整合,樂安縣變各村“單打獨斗”為“抱團發展”,以土地流轉等方式,“點對點”招商引資,引進專業對口企業,建立由村企出地出人、企業出資金出技術出市場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產業發展,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單絲獨線”向“多渠引水”發展。

  集體聯農,激發創業熱情

  1月3日,樂安縣增田鎮長江村村民胡安平騎著三輪車,載著一車辣椒前往市場銷售。2022年開始,他以勞動力入股方式,在設施蔬菜示范基地種植蔬菜,每年可增收約7萬元。2024年,在種植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胡安平開始自己承包大棚。如今,村裡人遇到他總會打趣地稱呼他為“胡總”。

  從務工人到創業者,胡安平的變化從何而來?

  2022年,樂安縣在增田鎮長江村打造設施蔬菜示范基地,探索“黨建+村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引進農業企業作為經營示范主體,帶頭開展示范種植,走出了一條支部“搭台”、公司“示范”、菜農“唱戲”的產業發展路徑。同時,當地探索建立“五五分成”機制,激勵菜農參與。

  “‘五五分成’機制,解決了菜農缺技術、銷售難等問題。”樂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陳超介紹,村辦公司以資本入股,承擔大棚租金和採購蔬菜種子、化肥、農藥等開支﹔菜農以勞動力入股,按照技術指導要求精心管理。蔬菜成熟后,由村辦公司按市場價收購,收成由村辦公司、菜農平均分配,實現菜農與村集體雙贏﹔技術上,前期將示范企業領種基地內的兩個示范大棚作為標杆,每100畝大棚配備一名技術員進行點對點指導,為菜農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24年,僅設施蔬菜基地的分紅就為我們村帶來了30萬元的收入。”長江村黨支部書記黃今欣喜道,算上土地流轉等費用,收入接近40萬元。

  目前,樂安縣已成立農業合作社1235個,培育雙孢菇、有機稻、金絲皇菊等13個產業示范項目,發展設施蔬菜4015.8畝,帶動周邊16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全媒體記者 徐立鳴)

(責編:邱燁、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