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群眾疾病醫療后顧之憂
“幸好有新生兒落地即參保的好政策,這次給兒子看病花費16萬元,醫保報銷了9萬余元,減輕了不少負擔。”近日,瑞昌市肇陳鎮柯先生剛出生不久的兒子患先天性心臟病,必須住院治療,通過醫保減輕了經濟負擔。
這是江西省辦好“新生兒出生即參保、待遇立即享”實事、增進群眾民生福祉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常態化開展藥品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等一系列舉措,奮力解除群眾疾病醫療后顧之憂,書寫醫保為民暖心答卷。
織密網,持續完善多層次醫保體系
“如果沒有醫保好政策,我家可就垮了。”永修縣吳城鎮鬆門村村民葉先生對“病有所醫,醫有所保”有著深切的感受。3年前,他被確診肺部腫瘤,雖然經過治療病情得到控制,但是巨額的醫藥費加重了一家人的經濟負擔。
正當葉先生和家人一籌莫展之際,當地醫保等部門及時聯動,開展救助,幫助葉先生一家渡過難關。
“去年我治病花了33.3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和傾斜救助綜合保障后,個人負擔不到5萬元。”葉先生說,隨著身體逐漸康復,他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信心。
葉先生的信心,得益於近年來我省醫保部門持續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逐步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其他保障措施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2024年,我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4487.14萬人,參保覆蓋率99.38%。一張覆蓋城鄉、相互銜接、多層次的全省醫療保障網正織密扎牢。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還通過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定額資助返貧致貧人員、低保對象、脫貧不穩定人員、邊緣易致貧人員和因病突發嚴重困難人員,健全因病返貧致貧雙預警監測機制,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減負擔,把集採藥送到群眾家門口
藥價高、耗材貴,讓患者承受了較大經濟壓力。對此,我省在確保醫保基金運行安全前提下,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通過全面跟進國家集採、牽頭開展省際聯盟集採、積極參加跨省聯盟集採、指導開展設區市聯盟集採和省內醫院聯盟集採等“一套五式組合拳”,重點將基本醫保目錄內用量大、採購金額高的藥品和醫用耗材納入採購范圍,逐步覆蓋國內上市的臨床必需藥品和醫用耗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累計開展和參加42批次1883個藥品品種、55批次107大類醫用耗材和17類體外診斷試劑集採,節約採購資金106.32億元。一大批治療癌症、罕見病等天價靶向藥走向普通家庭患者,糖尿病、高血壓等常用藥進一步降價減負,給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同時,為打破集採藥品一度受制於定點醫療機構“單行道”限制,我省在全省范圍開展集採藥品“進零售藥店、民營醫療機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三進”行動,把集採藥送到群眾家門口。
為提高醫藥企業參與集採的積極性,破解醫藥企業在藥品、醫用耗材配送后“難結款、求結款”的痛點,我省全面實現醫保基金與集採藥品耗材、國談藥直接結算,去年為3677家醫藥供貨企業直接結算貨款100.59億元,結算周期從6個月縮減為30天左右。
強監管,守住管好群眾救命錢
醫保基金是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事關每名參保群眾的切身利益。來自省醫保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省基本醫保基金(含生育保險)總支出709.15億元,醫保基金有效發揮了解除群眾看病后顧之憂的作用。
當前,我省醫保基金使用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為進一步守住管好群眾救命錢,我省綜合運用專項整治、飛行檢查、智能監管、信用監管等多種方式,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執法力度,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堅決守住醫保基金安全底線。去年全省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46萬家,我省醫保基金監管綜合成效連續三年列全國前兩位。
同時,為抵御醫保基金運行風險,江西省於2024年穩步實施省級統籌調劑,成為繼寧夏、四川之后,全國第三個同步實施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省級統籌調劑的省份。
“把每一分醫保基金,都花在治病救人、增進民生福祉上。”省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持續提高監管的專業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全鏈條防止醫保基金“跑冒滴漏”,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可靠。(全媒體記者 洪懷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