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

——贛州市深化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促高質量發展走筆

2025年01月16日08:1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1月9日,贛州市政府與深圳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是深贛對口合作的重要成果,標志著校地雙方拉開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序幕,共同書寫“特區+老區”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新篇章。

  隨著贛深高鐵建成通車,贛州已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贛韶高速等7條入粵快速通道,匯聚著滾滾人流、車流、物流,成為贛南老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有力見証。

  …………

  冬日暖陽下,贛南大地上,產業崛起的步伐鏗鏘有力,經濟發展的浪潮活躍涌動,一股股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在向上升騰。

  “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近年來,贛州市大力弘揚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加快對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聚力重點領域深化改革,聚焦重點產業招大引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科學謀劃:深度融合,全面對接服務大灣區

  在中國經濟地理版圖上,一個“A”字形結構的城市群屹立在南海之濱,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粵港澳大灣區。這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屢開風氣之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贛州,正位於它通往內陸的直接腹地,是江西對接服務的最前沿。

  2022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確贛州市與深圳市對口合作。這意味著,贛州和深圳對口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贛州對接服務大灣區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當南來之風跨越山海,在章江、貢江兩岸迅速擴散,贛南大地生機勃發。贛州加速打造立體化政策體系,構建對口合作的“四梁八柱”。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省級層面先后召開3次省領導小組會議,協調推進贛州75個重大事項,廣東、江西省政府聯合印發深贛對口合作五年實施方案。

  贛州黨政代表團每年前往大灣區考察交流洽談合作,贛州市先后與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等大灣區城市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贛州10個縣(市、區)與深圳10個市轄區建立“一對一”結對合作機制。深贛兩地部門、區縣、園區互訪交流超800批次,贛州與深圳干部人才累計培訓交流超1萬人次,促進了兩地干部人才觀念互通、作風互鑒、辦法互學。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當前,緊緊圍繞省委對贛州“要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全面對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長極,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中彰顯大市擔當”的發展期待,贛州正以更大的推進力度,凝聚更大的共識和共為,更加深入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產業合作:無縫銜接,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1月12日,贛州國際陸港工人正在裝載准備發往深圳鹽田港的集裝箱,十分忙碌。

  贛州國際陸港與深圳鹽田港合作運營“贛深組合港”,相當於深圳把“出海口”延伸至贛州,在全國首創跨關區、跨省域、跨陸海港通關模式。這一模式成功復制推廣至廣州港開通“贛穗組合港”,目前贛州國際陸港佔鹽田港三分之一鐵海聯運箱量,成為廣州港第二大喂給港。深圳和珠海、贛州組成城市群入選“2024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

  這是贛州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的實例之一。要深度對接、服務融入,合作共贏才是王道。贛州瞄准重點產業,下好承接、服務灣區產業這盤大棋。

  贛州盤點自身優勢、結合大灣區特點,精准繪制稀有金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家居、紡織服裝等產業鏈圖譜,著力開展產業鏈精准招商,構建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日贛州,已成為大灣區企業搶灘入駐的發展熱土。隨著格力電器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贛州,近三年,贛州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來自大灣區的有20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1000億元。贛州四分之一規上企業與粵港澳大灣區形成產業配套,其中近六成企業與深圳市產業配套,年供貨額超700億元,平均每2.5天就有1家廣東企業落戶贛州。

  蘇區干部好作風,在對接服務大灣區、招大引強促產業發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市發展改革委、市蘇區振興辦作為深贛對口合作牽頭部門,常態化赴深圳對接交流,展現推動合作的強烈意願和十足誠意,持續增進深圳方面合作信心,推動深圳贛州協作共建產業合作園區、建立區縣結對合作機制等合作事項落地。

  贛州和深圳合作共建一批產業平台。深贛產業合作園區正式簽署戰略框架協議,贛州低空經濟產業園加快建設,打造全國首個跨部門、跨區域協作的航科院深贛無人機適航審定技術服務中心。全國首家深圳精品展銷中心(贛州)建成運營,首批吸引近百家深圳知名品牌企業“抱團入駐”。

  作為深圳市直接“牽手”支援合作的對象,尋烏縣“近水樓台”融入深圳“20+8”產業體系,深圳能源集團在尋烏投資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20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等項目,給尋烏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服務接軌:共建共享,企業更安心百姓更舒心

  江西海爾醫療公司僅用6個月時間,就在贛州市章貢區完成一期生產線建設並投產,速度之快,如今在贛州已不再是個例。

  90天、60天、30天,產業項目從洽談到落戶的時間越縮越短﹔2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入駐項目的投資額越簽越大……有人問,贛州的秘訣是什麼?

  對接規則規制,改善營商環境。“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贛州喊出了這樣的目標,如今已成為該市上下優環境、強服務的標准參照和改作風、提效率的行動號角。

  2021年起,贛州連續開展四輪對照大灣區優化提升行動,2023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設立企業“安靜生產期”,209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與深圳實現“跨省通辦”,先后與廣州等6個大灣區城市簽訂“跨省通辦”協議,成為繼北京、上海、香港之后第四個與深圳實現電子印章互信互認的省外城市。

  尤其是在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惠企惠民等方面,贛州學習大灣區先進經驗,不遺余力開展對接服務:

  ——資金不夠,探索金融融灣。2022年以來,贛州新增6家深交所上市企業,首發募資達115.08億元。佳騰電業、好朋友科技等10余家企業獲近20億元股權融資。

  ——人才不夠,實施柔性引才。章貢區創新“院校+政府+企業”引才新模式,組建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一次性引進30名教授全職落戶,創建新藥創新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力服務生物醫藥首位產業發展。

  ——配套不夠,開展設施建設。為了讓老區人民享受大灣區同等醫療服務,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作為輸出醫院在贛州共建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兩院先后選派436名專家到贛州開展工作,開展疑難手術1.2萬余例,引進新技術、新項目427項。

  …………

  隨著源源不斷的優質產業、優質資源從南而來,贛州回饋以優質的生態環境和特色農產品,全力打造大灣區生態康養旅游后花園。

  贛州每年近250萬頭生豬、2000萬羽家禽、10萬噸臍橙、20萬噸蔬菜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全國首批、江西省首個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贛州配送分中心,認定為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達126家。

  贛州聯合深圳發布10條香港青少年深贛“飲水思源”研學路線,推動贛州東江源頭、長征出發等研學資源納入香港中小學生赴內地交流活動行程。章貢區“宋潮不夜城”2024年國慶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超116萬人次,單日客流量突破20萬人次,排名江西省非閘機景區客流量第一位,贛州借此上榜“全國寶藏城市”。

  短短數年間,朝著交通物流互聯互通、優勢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方向,贛州逐步實現“腹地變前沿”。有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贛州市10個主要經濟指標中有6個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

  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黃喜忠說,“對標深圳規則規制,在體制機制建設上為全省探路,是省委交給贛州的一項重大使命”,“要大力弘揚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要加快深贛協作共建產業園建設,打造‘特區+老區’對口合作樣板,推動跨區域合作制度機制創新”……

  風帆正揚,征程未已。贛州必將以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勇氣,堅定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方向和目標,攜手大灣區奔赴高質量發展之約,共繪中國式現代化嶄新畫卷。(全媒體記者 鄢朝暉 劉美春)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