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讀懂班級日志裡的成長(深聚焦)

本報記者 丁雅誦 閆伊喬
2025年01月19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班級,是校園裡最基礎的育人陣地。近年來,多地學校採用班級日志的形式,由全班學生輪流記錄校園裡的大事小情,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自主作用。

  日志裡,有純真友誼、歡笑汗水,也有學生心聲、夢想期盼,成為整個班級的專屬記憶,也是每個學生的“心靈樹洞”。字裡行間,記載了學生的哪些思考?對教師有什麼啟發?如何探索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育人方式?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多所學校,了解班級日志裡的育人故事。

  是治班“錦囊”,也是師生、家校溝通的橋梁

  今天晚餐時間,我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本月生日會。同學們在生日歌聲中為本月的“小壽星”們切蛋糕,用相機記錄下一個個愉快的瞬間。

  晚上,老師還發布了周測驗和默寫成績。互相勉勵、解答疑惑,已成為同學們學習生活中的日常習慣。冬日裡,我們彼此溫暖,攜手向前!

  ——摘自上海中學2306班日志

  “朋友們,高中生活就像考試周吃到的蛋糕,有苦也有甜。”看到自己曾經給班級日志寫下的評語,上海中學高三班主任陳思感慨良多。

  為了快速適應班主任角色,剛入職時,陳思決定用師生輪流寫日志的方式,走進學生的內心,“閱讀每天更新的日志,就像開盲盒一樣充滿驚喜”。日志篇幅有長有短,文字風格因人而異,還常常出現連載漫畫、打油詩和各種“歌詞”“段子”。

  日志記錄著同學間的互動——“嘿,我發現咱們班有一位隱藏的歌神!”這行簡短卻充滿驚喜的推薦語,讓原本內向的小韓同學迎來了自己的閃耀時刻,不久后小韓站上了學校藝術節的舞台,大展音樂風採。

  日志見証了學生的成長——“大家要意識到自修時間對於高三同學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應自覺維護這片寧靜。”紀律委員寫下的班級建議旁,留下了不同字跡的“附議”“+1”。在集體生活中,青澀少年漸漸學會了傾聽溝通、自我反省,在相互尊重中主動解決問題。

  如何調動學生興趣,讓他們愛寫、想寫,避免撰寫班級日志成為“不討喜的任務”?打開陝西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級中學2027屆A5班的班級日志,記者找到了答案。

  升入初中僅一個學期,班級日志就攢下了厚厚一沓。班級熱搜、任務清單、家長寄語……豐富的欄目板塊、多彩的設計和富有創意的繪畫圖案,把班級日志裝點得精致美觀。班主任馬文佳給予同學們充分的自主空間,讓他們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今天的小紅花送給李星潼,每天她都認真統計作業收發情況,盡職盡責”“感謝李星潼對班級的默默奉獻,我們應該向她學習”。接連幾天,李星潼都登上了班級日志中“送你一朵小紅花”板塊。

  在家長寄語欄,李星潼的媽媽寫下留言,“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星星,大家互相照亮,共同組成A5這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大家庭。”看到孩子的變化與成長,家長心裡暖暖的。班級日志不僅是師生間溝通的橋梁,也是連接家長與學校的紐帶。

  自2009年起,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級中學鼓勵各班採用班級日志形式,構建師生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為同學們創造展示自我、反映心聲的機會。“我們用好班級日志這個治班‘錦囊’,讀懂日志中反映的學生思想狀態、內心需求等,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呵護學生成長。”學校七年級德育主任郝婷婷說。

  是教師教學的參考,也是教學相長的平台

  今天早上第一節課,有同學打瞌睡。還好老師“火眼金睛”,及時提醒大家。

  下午的課堂上,老師講解了練習題。看到有同學積極性不高,就調整策略,開展成語接龍游戲,給我們提神醒腦。咱班同學果然是愛玩的,不一會兒,大家個個精神飽滿。后半節課,大家都專心致志、認真聽課。

  ——摘自江西吉安八中城北校區小學部六年級(8)班日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江西吉安八中城北校區小學部的課堂上,老師飛一個“月”字,六年級(8)班的同學立刻開始了一場熱烈的古詩飛花令。看到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語文教師曾長龍露出欣慰的笑容。

  幾天前,值日班長在班級日志上寫到上課時的一個細節:部分同學感覺授課方式比較枯燥,容易打瞌睡。當天的主題班會上,曾長龍和同學們充分交流,決定推出成語接龍、飛花令等趣味學習活動,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班級日志成為教師教學的參考,教學相長的平台,教師得以了解教學成效,調整策略。這些年,吉安八中城北校區小學部在四到六年級推行班級日志,上課狀態、學習習慣、聽課效果等學情,都在不經意間被記錄下來。

  “從日志中可以了解到學生對課堂、對老師的評價,從而激發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常淑芳建議,可在班級日志中設立課程教學反饋意見等內容,讓學生全面反映學習和成長心聲,促進學校強化授課管理等。

  幫助任課教師完善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班級日志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生既是班級日志的第一作者,也是第一讀者,在接力執筆、傳閱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身邊的榜樣,提升學習動力。

  浙江寧波東海實驗學校704班的班級日志裡,有值日班長記錄的各科作業進度,也有同學們寫下的學習心得、學習難點。課間,常見孩子們一起翻閱日志,分享學習的酸甜苦辣。“班級日志記錄了我們每日情況,也讓我看到了身邊的榜樣,對我的學習起到了督促作用。”學生李語涵說。

  採訪中,不少教師告訴記者,班級日志激活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廣東中山市實驗中學,語文教師陸文芳結合新課改理念,巧用班級日志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寫作須植根生活。我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周邊平凡的人與事,尋找情感的觸發點,記錄下有意義的見聞。班級日志裡,‘走’出一篇又一篇讓人刮目相看的好文章。”陸文芳說,素材就在身邊,常寫常練,寫作時便能信手拈來。

  4年49萬字,一部師生共同書寫的青春日志

  入冬時節,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昆崳山開展創作實踐。循著水聲一路向上攀登,來到一個小水庫。正午的陽光洒在水面上,溫暖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徜徉山水間,有人贊嘆層林盡染的景色,靜靜佇立,與千年古樹對話﹔有人於潺潺流水中體悟“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胸襟與氣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收獲。青春之美,在此刻得以彰顯。

  ——摘自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1801班日志

  “你打算如何度過大學時光?希望得到老師哪些方面的指導?畢業后想成為怎樣的人?”2018年秋季學期開學,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1801班班主任黃修志發給每名學生一張問卷。

  有學生一入學就決心考研考編,早早為大學四年制定學習規劃﹔有學生對未來暫時迷茫,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隨波逐流﹔還有學生寫道,“希望黃老師成為我的朋友。”

  “相比於應試,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還可以有更多追求,比如閱讀、思考、自我成長、探索世界。”黃修志覺得,“應該用一種辦法,喚醒學生對成長的渴求,在四年或未來更長的時間裡舒展自我。”

  記錄日志的想法出現了。黃修志和42名學生一起每月輪流撰寫班級日志,記錄班裡的主要事件,也記錄學習體會、閱讀思考和成長經歷。

  學生常佳珍是第一名記錄人。“一開始,從師生見面會寫到開學第一課,零零散散寫了幾千字,但怎麼看都像流水賬。后來與老師交流,我慢慢體會到,不要強求‘怎麼寫’,更應關注真誠的表達,寫作是喚醒自己的心靈世界,是‘創作自己’。”

  來自青海的冶成鑫讀到老師推薦的書籍《秦腔》后,感受到文學帶來的奇妙體驗,他寫道:“我一頭鑽進了小說裡的清風街,觸摸到秦川大地上人們的喜怒哀樂和熱情蓬勃的生命力……”

  來自吉林的趙婉婷在小鎮長大,到縣城讀高中時,才第一次見到“寬敞的大會議室”。她寫下:“對於家鄉,我的情感一直很復雜。我想走,想飛,想離開,想去更遠的地方,但我終究不知道我將要去哪裡,想要回到哪裡。”看到這些,黃修志送給她一本《回歸故裡》。書的扉頁上寫著:“回歸故裡,並非回到原來的地方,而是重新認識自己。”

  這是一場有關成長的鮮活體驗。翻閱班級日志,裡面有青春的悸動、成長的困惑、為夢想的努力,筆觸真誠,安靜而有力。

  2024年,畢業兩年后,這本49萬字的班級日志《班史:一個大學班級的日常生活》結集出版。黃修志是最后一篇日志的執筆者。結尾處,他寫了一個夢:“在山間草木和田間鄉野中,自己成為一條河流。”校園裡的互相陪伴已經結束,每個人都是流向遠方的河流。

  如今,寫班級日志的傳統在魯東大學人文學院繼續延續。一筆一畫間,學生們書寫出青春最美的樣子。

(責編:鄒玢琦、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