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深化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 匯聚愛國強軍正能量

盧小青
2025年02月06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全民國防教育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的基礎性工程,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以下簡稱“國防教育法”),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形勢、全民國防觀念新變化,對全民國防教育領域作出一系列新規范新要求,對於加速構建完善全民國防教育新格局、提升全民國防教育法治化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江西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人民共和國的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要用好用活豐富的紅色資源,全力推動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在贛鄱大地落地生根,不斷匯聚起愛國強軍的強大正能量。

  一、多層次完善教育體系,筑牢崇軍尚武的“精神基石”

  這次國防教育法修訂,對社會國防教育、學校國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著眼於構建分層次、多領域、廣覆蓋的全民國防教育體系,根據不同對象的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推動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讓崇軍尚武成為引領社會價值取向的時代追求。

  一是緊盯“關鍵少數”。領導干部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關鍵。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標准,要求應當具備較高的國防素養,發揮在全民國防教育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論述,將國防教育列入全省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干部學院學習內容,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在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中增強國防觀念。探索建立領導干部國防教育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將國有企業中高層領導人員、各級學校校長以及主要新聞媒體負責人逐步納入全省國防教育培訓范圍,著力提升新時代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所必需的國防素養。

  二是聚焦“重中之重”。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國防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途徑等進行了補充完善,這凸顯了新時代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重要性。我們要以江西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為抓手,把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結合起來,推動各級學校打造更加貼近國情省情、符合學情的國防教育精品課程,切實把愛國強軍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以全省“國防教育示范學校”“少年軍校”等創建為引領,組織開展武警部隊“百隊進百校”結對共建、“八一杯”兵棋推演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增強家國情懷和崇軍尚武精神。依托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廣泛開展網上網下“紅色走讀”“紅色研學”等特色活動,探索青少年軍事技能體驗與拓展訓練等新場景新模式,讓青少年在實踐感悟中激發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和強國之行。

  三是注重“全民全域”。全民動員、全域覆蓋是最有效的國防教育。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貫徹全民參與、長期堅持、講求實效的方針,要求全體公民增強國防觀念、強化憂患意識、掌握國防知識、提高國防技能,這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氛圍。我們要推動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普法宣傳作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江西的基礎性、長期性工作,以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為節點,分級分類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更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將全民國防教育納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范疇,與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法治教育等一體推進,融入全省“四個100”文化導師下鄉、“萬名文藝家下基層”等文明實踐活動,使國防教育融入日常、入腦入心。

  二、全方位拓展渠道載體,鑄就愛國強軍的“鋼鐵長城”

  這次國防教育法修訂,豐富拓展了全民國防教育的方法和渠道,對媒體網絡和文化傳播、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國防教育場所等作出規范。我們要創新教育方式、豐富教育載體,在講好國防故事、搭建實踐平台、打造特色品牌上精准發力,推動國防意識融入血脈、浸入心扉。

  一是高水平講好國防故事。講好故事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方式。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要求創新宣傳報道方式,採取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國防教育、普及國防知識,這是適應當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變革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上雲用數賦能”,依托江西融媒大腦,用好省市縣三級融媒體傳播體系,推出國防教育專題專欄、新聞報道和融媒體產品,講好贛鄱大地情系國防、愛軍擁軍的精彩故事。聚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三個100周年”和蘇區振興等重大革命題材,創作推出電影《志願軍》系列、電視劇《向死而生》等一批愛國強軍、獻身國防的精品力作,更好為國防事業書寫、為國防精神抒情、為國防成就放歌。以打造“德潤贛鄱”好人文化品牌為抓手,組織開展“最美退役軍人”“情系國防”好民兵等典型選樹推介,以典型的故事、榜樣的力量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增強國防意識,培養國防情感。

  二是高效能搭建實踐載體。抓好全民國防教育,離不開多元化的實踐載體。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進一步豐富拓展了實踐載體,尤其是新增“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和重大主題活動等,廣泛開展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等條款。我們要統籌軍地資源力量,加快推進江西革命軍事博物館、革命軍事文化街等國防教育陣地建設,鼓勵各地建設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主題街區、主題廣場等場所,更好推動國防教育走進群眾、深入人心。依托遍布全省的2900余處革命舊居舊址和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強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賦能,建好用好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等數字化平台,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場景,不斷增強國防教育的時代性和感染力。利用建軍節、國慶節、全民國防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全民國防素養大賽、“國防萬映”公益電影展映等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熱在基層、熱在群眾。

  三是高起點打造特色品牌。紅色文化是江西最閃亮的名片,是抓好全民國防教育的特色優勢。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明確提出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開展國防教育。我們要編制實施《江西省建設紅色基因傳承先行區規劃(2024—2028年)》,推動國防教育融入革命精神研究、紅色教育培訓、紅色文旅融合等方面,打造一批賡續紅色血脈、具有時代特色的全民國防教育品牌。建強用好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深化偉大建黨精神和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研究闡釋,總結提煉一批獨具贛鄱特色的精神標識。做強紅色教育培訓,以井岡山、瑞金等地為重點,扎實推進全國紅色培訓、紅色研學示范區建設,不斷提升紅色教育培訓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水平。

  三、立體化構建工作格局,共筑國防教育的“堅固防線”

  這次國防教育法修訂,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軍地協同、夯實基礎保障等方面作了完善。我們要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制度保障,加快構建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全民國防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是在完善領導體系上發力。黨的領導是推動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証。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進一步完善黨領導國防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將軍隊以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擔負的國防教育職能統一調整由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負責。我們要深化市縣兩級全民國防教育領導機制建設,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規范工作運行,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職責任務明確、溝通協調順暢、工作督導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省委宣傳部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對全省各級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確保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開展。組織修訂《江西省國防教育條例》等政策法規,進一步明晰涉軍涉地部門和群團工作職責,推動企業、農村、機關、學校、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組織好本地本部門本單位的國防教育,著力打通全民國防教育“最后一公裡”。

  二是在深化軍地協同上發力。軍地協同配合是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有力抓手。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對軍隊開展國防教育的義務作出了明確規定,提出“駐地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組織學生軍事訓練”等規定,這有助於推動建立高效、順暢、靈活的軍地協同機制。我們要健全完善軍地聯席會議、聯合辦公、要事會商等工作機制,更好暢通全民國防教育軍地協作鏈路。統籌好部隊退役武器裝備、國防教育陣地等資源,積極支持和配合駐贛部隊開展軍營開放活動,吸引廣大干部群眾在參觀體驗、交流互動中接受國防教育熏陶。用好省軍區、陸軍步兵學院和駐贛部隊等力量,有針對性地面向全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等開展專題授課,推動國防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網絡。

  三是在強化支撐保障上發力。全民國防教育是一項久久為功的工作,離不開強有力的支撐保障。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對於原有的國防教育經費保障、社會捐助、文物保護等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我們要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全民國防教育專家庫,推動各級國防教育工作機構選優配強工作力量,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強化經費保障,推動全省各地將國防教育經費納入預算,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組織和個人捐助資助全民國防教育事業。抓好檢查考評,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目標績效考核、意識形態巡視巡察、各地精神文明創建等內容,將檢查考評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參考,讓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在贛鄱大地蔚然成風。

  (作者為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責編:邱燁、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