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鄉村一直是我們的舞台”

2025年02月07日08:11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穿過鋪著紅毯的蜿蜒小巷,一座磚瓦戲台和一片開闊的觀眾席出現在記者眼前。台上的武旦身著一襲紅衣,正在表演耍花槍,台下黑壓壓的觀眾席不時傳來叫好聲和鼓掌聲。不少村民沒有座位,站在一旁也看得津津有味。

2月3日,記者跟隨樂平市贛劇團來到萬年縣汪家鄉鄭家村,這裡正在上演該劇團2025年的首場開箱大戲。即使剛剛下過雨,村道低窪處還有積水,仍然擋不住村民看戲的熱情。當地村民自覺地將座位讓給從外鄉趕來的觀眾,大家在戲曲聲中共賀新春。

“這出《虹橋贈珠》唱得好,打戲也干淨利落。”從周邊的青雲鎮驅車趕來看戲的柴先生稱贊道。柴先生是一個十足的戲迷,十裡八鄉哪裡有演出,隻要他有空就會去看。“我爺爺就是唱戲的,我小時候也常看戲,現在的戲曲觀賞性更強。”趕回家鄉參加該村開譜慶典的鄭先生回憶起小時候的看戲場景,深有感觸。他說,戲台上如今有了字幕屏、音響、燈光等設備,觀眾不用擠到跟前去,站在遠處也能欣賞。

在鄉村,戲曲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逢喜慶日子,樂平市贛劇團便忙碌起來。2024年,該劇團共計演出853場,其中下鄉演出716場,足跡遍布樂平市及周邊30多個鄉村。

“鄉村一直是我們的舞台及主要的演出市場。”樂平市贛劇團藝術室主任張勇說,劇團所在的樂平市有近500座古戲台,這些戲台分布在大大小小的鄉村,為樂平市贛劇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為贛劇在鄉村的普及打下深厚的群眾基礎。每次下鄉演出,劇團50多人全員出動,幾乎帶著所有的“家當”,演出少則持續四五天、多則十多天,每天確保有兩場大戲。有時候一場戲中的配角演員可能要扮演多個角色,在換場間隙迅速完成換裝。

在戲台的后場,可以看出這個演出團隊如何高效運轉。現場的燈光、音響、大屏、字幕、道具、服裝、盔帽等都有專人管理,各司其職。演員們化妝、勒頭、貼片子、戴頭面、換戲服按流程一氣呵成。劇團的演員兼職做廚師,帶著鍋碗瓢盆現場起灶做飯,演職人員不用出門就能解決一日三餐。

採訪中,又有一名客戶給張勇打來電話,想預訂明年正月初二的演出。“沒辦法,這個時間段已經被別人預訂了。”他笑著向記者透露,劇團今年春季的訂單已經排到了3月底,4月就不准備接單了,劇團要赴京演出新創排劇目《李爾王》。(陳 文)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