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課間有活力 學習有動力

——江西省多地小學推行“課間15分鐘”微觀察

李 芳
2025年03月17日08:1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伴著清脆的下課鈴,南昌市青山湖區胡家小學的學生們有序來到操場。踢毽子、滾鐵環、追逐嬉戲,孩子們的笑聲讓整個校園生動起來。“課間多出五分鐘,終於能玩盡興啦!”學生朱欣怡紅扑扑的臉蛋上沁著汗珠,歡快地說。

此前,省教育廳發布通知,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間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適度活動、游戲、交流等方式放鬆休息,杜絕拖堂現象。

“我們希望學生心裡有陽光、身體能出汗,在身心健康中為未來奠定好的基礎。”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點贊了全國20多個省市開始實施“課間15分鐘”的做法。

快樂“小”課間,成長“大”課題。連日來,記者實地採訪,探究15分鐘的微時光,如何釋放學生健康成長的大空間。

讓學生“邁出腳”“玩得好”

過去,“課間10分鐘”常被學生抱怨不夠用。南昌家長陳先生坦言:“孩子總抱怨接個水、上個衛生間時間就沒了。”

正因如此,學生因時間不足、場地受限或安全顧慮,被迫留在教室內。

但這學期,陳先生驚喜地發現,以往孩子課間不願意走出教室,現在喜歡到操場上活動了。

下課時間變長了,體育活動如何開展?怎樣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不少學校創新活動方式,讓學生“邁出腳”“玩得好”。

吉安市吉州區岔路口小學安裝了AI運動吧,引進了新型運動項目匹克球,還開放了室內健身房,購買了蹦床等設施,孩子們被這些新穎的運動項目吸引,盡情揮洒汗水,享受著加長版課間帶來的快樂。

南昌市青山湖區胡家小學制定了各年級活動項目表,要求班主任對學生課間活動進行指導,還通過家長會、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鼓勵家長積極配合。

九江市雙峰小學按低中高年級設計游戲項目,每周評選“課間之星”,用獎勵機制點燃參與熱情。

“充裕的課間,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轉換,充分活動身體,有更多時間與小伙伴交流,老師也能更從容,課間進行短暫休息。”採訪中,不少老師反映,學生充分休息運動后在課堂上專注力更強,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不僅是時間的變化,更是教育理念的變革

這場靜悄悄的教育變革,遠不止時間數字的變化,更是教育理念的變革。

“這個學期,我擔任了‘快樂課間提醒員’,老師再也不拖堂了。”吉安市吉州區岔路口小學學生劉佳韻說。

在推行“課間15分鐘”的改革中,多出的5分鐘並非憑空增加,而是通過科學調整作息安排,從原有時間中“盤活”而來。

“這看似簡單的課間5分鐘增量,實則撬動著一整套校園管理系統的升級。”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吉安市各義務教育學校全面落實課間15分鐘時長,在該市教體局基教科科長袁海斌看來,15分鐘倒逼教師鑽研更合理、高效的課堂教學,將原本40分鐘的課堂科學劃分為“20分鐘+20分鐘”的彈性模塊,通過精講精練確保准時下課,把時間還給學生。

贛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系主任曾素林教授認為,把課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不僅是把學生壓力減下來,把“五育並舉”開展起來,能助推學校打破單一僵化的思維定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課間活力的釋放也帶來新課題。記者注意到,為了將課間15分鐘效能最大化,各學校結合實際和學生需求,對校園時間和空間進行了重構,打破了“走廊—教室—操場”的物理界限,將校園轉化為立體育人場地,這種“動靜結合”的課間活動設計,有趣又有效。

課間時間延長,校園安全也面臨新挑戰。為了保証學生的課間安全和課間活動的有序開展,學校增加了看護力量。九江市雙峰小學在教室走廊、主干道還有運動場都設置了教師值日崗。南昌市青山湖區胡家小學配備AED除顫儀,開展課間安全演練。“我們的目標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游戲的樂趣。”學校的管理者們都有著同樣的理念。

當校園為童真騰出空間,教育便回歸了本質。記者了解到,為了讓15分鐘的課間發揮最大效益,許多學校正在進一步調整方案,找到最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平衡點,想方設法提供更多課間活動選擇,讓孩子們動起來、跳起來,讓校園“長”滿撒歡兒的孩子。(記者 李 芳)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