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大山裡的綠寶藏

江西吉安遂川縣地處江西省西南邊境,羅霄山脈南段東麓,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雲霧、水汽、光照等條件十分適宜茶葉生長,孕育了久負盛名的狗牯腦茶。
陣陣春風吹拂,廣袤茶園裡,老樹新枝爭相吐出嫩芽,一片綠意盎然,茶女纖手輕拔,高手匠心打造,茶鄉芳香四溢,片片小葉,正孕育著巨大能量。
眼下,春茶採摘與生產如火如荼,作為當地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也在創新驅動下不斷煥發活力,助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
狗牯腦茶,源自湯湖鎮狗牯腦山,憑借“外形緊結秀麗,白毫顯露,芽端微勾,香氣高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葉底柔嫩,嫩綠明亮”等獨特品質而聞名遐邇。
為進一步提升狗牯腦茶品質,遂川縣在種植環節下足了功夫。一方面,積極推廣標准化,引導合理密植、科學修剪、平衡施肥。舉辦各類培訓班,邀請專家深入茶山、茶園指導,茶農們種植水平顯著提高。另一方面,加強對茶園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綠色防控和有機種植。 目前,已建成多個綠色有機示范基地,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有效提升了茶品質和安全性。
蘭橋林是湯湖鎮南屏村制種大戶,家裡也曾是貧困戶,參加多次培訓后,技藝水漲船高,拿到全市茶產業就業創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品質提升讓茶葉更好賣,年收入可達20萬元,一舉“摘”下“窮帽”,不僅把小車開回了家,還添置了不少家電。
此外,技術創新也讓狗牯腦茶品質不斷提高。當地企業加大設備和工藝的升級改造力度,引進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加工生產線,實現了從鮮葉採摘到成品加工全程精准控制。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在保留獨特風味同時,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郭久彬、張冬梅夫婦是江西玖玢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郭久彬展示了一套由支撐架、吸盤主軸、搖盤、連接杆、L形撥杆等部件組成的改良裝置。通過轉動搖盤,打動L形撥在鍋內翻炒茶葉,可避免炒茶過程被茶葉和蒸汽燙傷,相比現有技術更省力更安全。
而茶葉蒸汽快速殺青系統被公司成功研發,一改過去手工殺青難以把握火候,質量參差不齊、浪費原材料、降低檔次的弊端,機器換人提高效率30%左右。
一直以來,該縣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大力宣傳推廣品牌。連續多年舉辦茶文化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茶商、游客、茶文化愛好者,不僅展示了狗牯腦茶獨特魅力,還促進了與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此外,積極鼓勵茶農、茶企參加國內外展銷會、博覽會,加強與其他茶區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近年來,遂川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茶企和茶農電商銷售。一些茶農還通過直播帶貨等新興方式,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佔有率。同時,加強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確保能以最快速度安全送達消費者手中。
茶產業蓬勃發展,為鄉村帶來實實在在變化。據統計,遂川縣目前有超過9萬人從事與茶有關的產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8萬元以上,還帶動餐飲、住宿、物流等相關產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就業。(張澤東、劉祖剛、羅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