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年民生實事發布
將“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扶持力度”放首位

3月19日,記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我省於近日印發《2025年民生實事安排方案》。今年在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任務基礎上,集中力量辦好10件民生所急、民眾所盼的實事,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省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將“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扶持力度”放在民生實事的首位。今年將支持5000名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到省內基層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每人每月給予1000元崗位補貼﹔支持2000名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到鄉鎮、街道臨時攤點經營場所低成本創業,穩定經營6個月的,每人予以不超過5000元的一次性設備補貼﹔全年安排創業擔保貸款擔保基金6000萬元,新增發放貸款160億元。
“一老一小”關乎民生、連著民心。今年我省將提升城市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能力,改造提升35家標准化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為有需求的特殊困難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對在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助餐點)用餐的老年人,分類給予差異化用餐補貼﹔建設改造90家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設300個“一老一小幸福院”。同時,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新建、改擴建嵌入式托育服務設施等形式,推動城市社區托育服務機構覆蓋率達50%以上﹔鼓勵各地向有意願入托的0至3歲嬰幼兒家庭發放托育服務消費券,減輕群眾托育服務費用負擔。
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教育、健康等問題,從“小切口”入手辦好“關鍵小事”。今年將開展肺癌篩查和早期干預,對我省50至74歲人群開展肺癌重點篩查,對發現的高危人員進行隨訪,提升全省肺癌防治服務水平。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你送我檢”工作,組織全省開展食品安全便民服務活動1288場,滿足5.4萬人次食品抽檢需求。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上學交通服務保障水平,按照“一縣一策,一鄉一案”原則,因地制宜通過開通道路客運班線、城市公交延伸線路等形式,逐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上學交通服務保障條件。推進“口袋體育公園”建設,利用城市或縣城中心城區“金角銀邊”、小型公園綠地、高架橋下等空間資源,三年內打造100個以上“口袋體育公園”。
除了新政策,還有一些往年政策的延續。比如,推進可躺式課桌椅進校園試點工作,讓更多中小學生午休可以“躺著睡”﹔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特困失能人員、半失能人員、自理人員照料護理補助標准分別按每人每月1500元、375元、110元落實﹔提升殘疾人關愛服務水平,將城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准、城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准分別提高10元,均達到每人每月110元。 (全媒體記者殷琪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