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讓紅色文化綻放時代光芒

——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2024年工作綜述

2025年04月11日08:0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巍巍井岡紅旗飄,滔滔贛江潤赤心。

2022年,由中宣部指導,省委宣傳部聯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人民日報社理論部、求是雜志社文化編輯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等7家單位共同建設的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紅研中心)揭牌成立。

立足江西豐厚的紅色資源、面向全國匯聚力量,過去一年,紅研中心瞄准建設紅色基因傳承先行區目標,圍繞賡續紅色血脈的初心使命,在紅土地上奏響了一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的時代強音,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課題引領鑄學術高地

2024年歲末,紅研中心以課題為引領,《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新的文化使命通論》等一批有思想深度、有理論創見、有影響價值的研究成果推出面世。一年來,在《求是》《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國家權威報刊發表文章76篇,在外文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等出版專著3部,紅研中心在學術界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英才濟濟共襄舉,碩果累累滿庭芳。

紅研中心立足江西紅色底蘊,借助全國專家學者的智慧力量,以課題引領研究方向、匯聚全國專家、形成研究成果。一年來,設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體系的建構及實踐研究”“中國共產黨建軍歷史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紅色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傳播研究”等課題35項,為服務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平台搭框架,交流充其實。

紅研中心還以打造“紅色基因傳承高端論壇”品牌為重點,聚焦主題主線和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學術研討。2024年,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理論研討會”“長征精神與新時代長征路——2024年紅色基因傳承高端論壇”“紀念安源黨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等全國性高端論壇、研討會、研修班12場,收到征文投稿2000多篇,參與專家學者達2000人次。

在紅研中心搭建的交流研討平台中,陳理、楊鳳城、羅平漢、王斌林、丁俊萍等來自全國學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觀點在此交匯,思維在此碰撞。紅研中心在全國的影響度、美譽度、傳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打造社科領域“國字號”高端學術平台奠定了堅實基礎。

紅色文化育時代新人

紅色基因代代傳,薪火相傳照未來。

2024年,紅研中心堅持多方聯動,聯合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學術聯盟等,聚焦“培育時代新人”的目標,積極推動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爭做時代新人。

2024年6月,陝西西安,來自全國80多所高校的參賽選手濟濟一堂,紅研中心與全國高校紅色體育聯盟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在此舉行。選手們以賽會友、爭鳴爭先,將紅色資源創造性轉化為鑄魂育人的生動案例和有效載體。

紅色研習高潮迭起。僅僅時隔一個月,研習活動在南昌、萍鄉等地相繼舉辦。

“這次來到萍鄉安源區,上世紀20年代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讓我深感震撼。”參加“紅色基因傳承與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研學的青年學生李夢辰說,紅研中心在南昌、萍鄉等地開展的紅色研學活動,讓年輕學子得以親身感受江西紅色文化熱土、接受紅色文化洗禮。

匯聚合力強平台建設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

一年來,紅研中心始終把練內功、固根本、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作為重中之重,努力構建省內省外互動、國家平台到地方資源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共建領導小組凝心聚力管大局、學術委員會建言獻策、地方分中心挖掘地方資源的合力,以自身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共建單位凝心聚力、高位推動成效顯著。我省高位推動紅研中心品牌建設,與中國人民大學互挂黨性教育基地,邀請求是雜志社一行來贛開展聯合調研,各共建單位及相關專家參與紅研中心學術活動80余次,共同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學術委員會高端智庫、學術智囊的重要作用更加彰顯。紅研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特約研究員參與中心課題研究、開展聯合調研、為中心提供業務和決策咨詢等共計70余人次,參與中心主辦承辦活動共計60余人次。

——對外交流網絡與工作協同機制建設取得新成效。紅研中心贛州市、吉安市等分中心成立及《黨史文苑》改版,為整合江西地方資源、拓展中心工作網絡提供了有力抓手﹔加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聯盟,對外學術交流網絡進一步拓展。

三年積累、三載成長,新起點上的紅研中心正入佳境,以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紅色基因傳承研究為重點,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高端平台。(李 金 記者 卞 曄)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