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掉隊、趕上來,靠什麼(子夜走筆)
2025年04月11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讓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不掉隊、趕上來,怎麼做到的?
靠的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根本宗旨,心裡始終裝著父老鄉親想問題、作決策,踏踏實實辦事情,把鄉親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
幫扶精准是關鍵。如何實現?
運用信息技術,通過“數據找人”,讓識別更迅速,“畫像”更精確。不過,有了新手段,也不能丟了調查研究老“法寶”,脫貧地區的黨員干部仍應多去老鄉家轉轉,看看“后院”和“角落”,而不只是看數字、聽匯報。邁進群眾的門檻,更要走進群眾的心坎,看看脫貧群眾還缺啥、愁什麼。這樣,不僅能快速發現返貧致貧風險點,還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解決辦法。
特色產業是發展的底氣。底氣何來?
江西信豐,甜蜜的贛南臍橙叫響了“名頭”﹔四川劍閣,獼猴桃成了“金果果”﹔甘肅靜寧,火紅的蘋果滿枝頭……挖掘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產業,就有了前行的內生動力。每一分收獲背后,都有一個干事創業的感人故事。資源、資金、技術,哪一項得來容易?唯有站穩人民立場,黨員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激發群眾的智慧與力量,帶領大家苦干加巧干。
今年是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我們仍不能鬆勁歇腳,必須再接再厲、接續奮斗。
(責編:鄒玢琦、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