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好時光 藥材種植忙

春意盎然,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八都鎮白竹坪的中草藥山香圓種植基地裡,一場“兩山轉化”的生動實踐正蓬勃展開。縣兩山公司與蘆溪嶺林場整合財政銜接資金與自籌資金,創新打造“農光互補”產業模式,讓閑置的光伏板下土地煥發新生。
光伏陣列下,200畝山香圓苗圃整齊排列,光伏發電與中草藥種植“一地雙收”。光伏板吸收陽光發電的同時,為喜陰濕的山香圓提供了天然遮陽棚,形成獨特的小氣候環境。“過去土地僅用於發電,如今‘板上發電、板下種藥’,資源利用率翻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基地負責人難掩喜悅。山香圓作為消炎止痛的珍貴藥材,市場需求旺盛,這一模式不僅延長了產業鏈,更讓“閑置資源”轉化為“綠色資產”。
科技賦能,兩山轉化有“底氣”
為保障種植質量,縣兩山公司與省林科院深度合作,引入科學育苗與精准管理技術。從選地整地到撫育管護,全程標准化操作,確保山香圓高產高質。“科技加持讓‘靠山吃山’有了新內涵,生態資源正通過創新轉化為富民產業。”技術員介紹道。
荒地生金,生態修復顯成效
在丁江鎮,另一場“變廢為寶”的實踐同樣熱火朝天。丁江鎮兩山公司整合財政銜接資金引進社會資本與技術合作種植中草藥防己,把150畝荒地改良為防己種植基地,昔日貧瘠的土地如今“披綠生金”。防己作為利水消腫的傳統藥材,市場前景穩定。種植團隊通過土壤改良與科學田間管理,讓荒地重獲生機。“種下的是藥材,收獲的是希望!”村民的笑臉印証了“生態修復+產業振興”的疊加效應。
多元效益,鄉村振興添動能
兩山轉化的探索遠不止於經濟賬。光伏板下種植山香圓,減少地表蒸發,助力碳匯提升﹔荒地種植防己,固土防蝕,改善生態本底。與此同時,兩大項目為當地提供數百個就業崗位,村民實現“家門口增收”。“以前外出打工,現在守著青山就能致富!”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兩山轉化的民生溫度。
春風拂過,藥苗茁壯。這場以“兩山轉化”為核心的探索,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