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六

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開局穩健(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朱 雋
2025年04月19日07: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耕春播進展總體順利、農民收入保持增長、農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今年以來,農業農村經濟克服內外部壓力挑戰,實現穩健開局,為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在4月18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

  “米袋子”穩,“菜籃子”豐——

  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農業農村經濟開局穩健,首先看農業生產。

  看“米袋子”——當前,春耕春播進展總體順利,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兩成,進度同比略快。

  面積穩。據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冬小麥面積3.4億畝、基本保持穩定。冬油菜面積1.1億畝,連續7年增加。

  長勢好。冬小麥拔節期一二類苗比例達91.2%,比常年同期高2個百分點。冬油菜長勢好於常年,夏油菜豐收在望。潘文博表示:“農業農村部將堅決打好‘奮戰120天奪夏收糧油豐收行動’的收官戰,一個關口一個關口地過,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

  看“菜籃子”——總體看,當前“菜籃子”產品供應數量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穩定。蔬菜水果供給穩定,價格呈季節性波動。針對肉牛奶牛養殖虧損問題,持續加緊落實紓困政策措施,活牛價格連續9周小幅回升,生鮮乳價格逐步企穩。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介紹:“從后期看,全國的肉蛋奶、菜果魚等產品產能充裕,保供基礎非常扎實,完全能夠滿足城鄉老百姓的生活所需。”

  看農產品質量安全——一季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8.3%,繼去年這一指標首次達到98%后,再提高0.3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說:“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截至目前,認証登記的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等“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8.4萬個。

  品美食、住民宿、賞風景——

  鄉村富民產業提質增效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農業農村部幫扶司司長許健民表示:“農業農村部將慎終如始、全力以赴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各項重點工作,確保過渡期圓滿收官。”

  據介紹,通過實施精准幫扶,大多數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均已逐戶完善幫扶措施,確保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地方以縣域為單元,按照“鞏固、升級、盤活、調整”的推進路徑,提升幫扶產業的綜合效益和聯農帶農效果。截至3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達3089.8萬人。

  鄉村富民產業提質增效。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勢頭良好,1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到鄉村品美食、住民宿、賞風景等成為城鄉居民度假熱選,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保持較快增長。在產業帶動、就業拉動下,農民收入保持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農村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看投資,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現代設施農業等重大項目,一季度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看消費,一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9%。看出口,一季度農產品出口承壓增長,出口額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6.8%。

  更美、更方便、更干淨——

  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在回答關於鄉村建設行動成效問題時,陳邦勛表示,“近年來,各地深學細悟‘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創設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重點工程項目,扎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鄉村面貌不斷改善。可以把它歸結為‘三有’。”

  硬件設施有改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顯著,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農村危房加快改造,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快遞服務水平持續提高。

  人居環境有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在76%左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管控)超45%,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絕大多數村庄開展清潔行動。

  公共服務有提升。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等深入實施,2188個縣(市、區)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90%以上村衛生室已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累計建設農村敬老院超過1.6萬家、農村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超過14萬個。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規劃政策引領,指導各地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規劃布局,合理確定建設重點和時序。加力改善人居環境,協同有關部門推進“廁污共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加快補上設施短板,持續推進村內道路、供水、寄遞物流、養老等設施建設,組織實施和美鄉村建設有關項目,讓鄉村變得更美、更方便、更干淨。

  記者手記

  “三農”基本盤,穩中更有進

  透過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績單,可以清晰地看到,當前“三農”發展穩的基礎在鞏固,進的態勢在延續,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先看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穩。“面積穩、長勢好”,夏收糧油豐收有了好的基礎。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夏糧穩,將為實現全年1.4萬億斤左右的糧食產量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再看進——進的態勢既體現在鄉村富民產業質效齊增、農村內需潛力不斷釋放上,也體現在鄉村硬件設施有改進、人居環境有改善、公共服務有提升上,還體現在鄉村治理體系效能不斷提高上,更體現在深化農村改革的各項部署上。

  應當看到,當前我國外部發展環境更趨復雜嚴峻,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三農”基本盤。不誤農時高質量推進春季農業生產,毫不鬆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穩中有進推動“三農”工作,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