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安遠謀長遠

——看安遠如何走出縣域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5年05月07日08:0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遠謀長遠

2024年10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二產比重和工業稅收佔比首次突破30%﹔近3年來簽約引進項目154個,引進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西微電等一批優質企業﹔連續3年獲評贛州市開放型經濟工作先進縣……翻開安遠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數據亮眼,碩果累累。

近年來,安遠縣堅持標本兼治,著力做好打基礎、管長遠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走出一條產業破局、生態優先、民生為本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路。

強產業攻堅

激發展引擎

“我們跟安遠屬於‘閃婚’。2021年8月落戶以來,公司高速發展,2024年的營收是2022年的4.5倍。”江西微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落地安遠實屬不易。受交通區位等因素制約,安遠縣域經濟先后靠種臍橙、挖稀土維持。2021年以來,該縣著眼長遠,確立“讓產業經濟成為發展主引擎”目標,提出“以工業的思維抓農業,以農業為基礎發展工業,把工農產品做成文旅康養產品”思路,全力主攻工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發展逐步轉移到主要依靠產業經濟上來。

數據為証。安遠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由2020年全省第82位躍升至2024年全省第6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20年全省第71位躍升至2024年全省第1位﹔2021年至2024年規上工業營收年均增長26.4%,增速全市第一﹔工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20年的19%提高到2024年的29.3%。

“過去靠賣地,現在靠產業。2024年,園區工業營收較2021年翻了一番多﹔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規上工業營收、利潤總額、工業技改投資等多個指標增速在全市領跑。”安遠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梅偉春說。

踐“兩山”理念

揚發展之長

錯落有致的宅院,小橋流水的景致,湛藍的天空飛鳥掠過……走進三百山鎮咀下村,一派江南水鄉風光映入眼帘。該村黨支部書記黃鬆告訴記者,得益於旅游產業發展,去年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

近幾年,安遠縣依托生態優勢,積極構建以國家5A級景區三百山為核心的生態旅游圈,有效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加速推動生態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2021年至2024年,全縣共接待游客320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超300億元,均超過過去20年的總和。

目光向南方,對接大灣區!安遠縣深入實施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水缸子”“果園子”“菜籃子”“米袋子”。大灣區游客佔比上升到40%以上﹔3000余株臍橙樹被大灣區市民認養,12家企業入選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每年有約15萬噸贛南臍橙、1.2萬噸蔬菜、5.6萬噸大米銷往大灣區。

“坐吃山空”不是長遠之計,守住綠水青山才能行穩致遠。安遠縣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幾十年來,為保護好生態環境,該縣持續實施“三禁、三停、三轉”措施,蓄著1432萬立方米活立木不砍伐,先后關閉企業160余家,拒絕投資項目340余個。同時,全縣累計投入資金超130億元,共安排3200名護林員進行常態化巡護。

“在發展縣域經濟這個問題上,‘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安遠縣委書記楊有谷說。

補民生短板

筑發展之基

新(改)建學校19所,新增學位1.98萬個、園位8590個﹔新人民醫院即將投入使用,中西醫結合醫院建成投用,群眾就醫藥佔比、住院次均費用均連續4年下降﹔建成6所公立托育服務中心,形成“城區15分鐘托育服務圈”,在全省率先實現公立托育功能達標全覆蓋﹔建成區域性中心敬老院4家、“一老一小幸福院”8家、醫養結合示范點6個……這是安遠縣交出的“看得見的民生”答卷。

發展成果最終要惠及人民。近年來,安遠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財政支出的88%投向民生領域,既抓好教育、醫療、托育、養老等,也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積案化解、污水管網建設等,努力讓全縣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打好安全制度“補丁”,連續3年未發生工礦商貿安全生產事故、森林火災、因災亡人事故,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連續4年大幅下降﹔縣委主要領導帶頭持續開展信訪積案包案化解攻堅行動,全縣信訪總人次連續4年下降﹔新建、改建城鄉污水管網150余千米,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和收集率由全市靠后躍升至前列……這是安遠縣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生動縮影。

“一系列民生改善,折射出安遠縣黨政領導班子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這些成績干部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該縣退休干部羅明月感慨道。

征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如今,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安的和諧圖景正在安遠徐徐展開。(陳茂東 記者 鄢朝暉)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