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中國 | 水中寶藏,從“天”而降

來到江西廣昌
問及當地特色
答案定是白蓮
如果細究這白蓮有何特別之處
當地人定會自豪地告訴你
這裡的蓮,上過太空!
從“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詩意
到航天科技賦能農業的突破
這裡的白蓮可不一般!
走進蓮鄉
江西廣昌
這座隱匿於撫河源頭
武夷西麓的小縣城
種蓮史可以追溯到唐高宗儀鳳年間
距今1300多年歷史
北京北海公園、杭州西湖
搖曳生姿、盡態極妍的蓮花
其母本大部分來自這裡
跨越山川
在不同的天地綻放出絕代風華
廣昌盛產的白蓮
色白、粒大、清香、味甘
營養豐富、藥用廣泛
具有“香、甘、糯、綿”四大特點
據統計
廣昌白蓮種植面積11萬余畝
綜合產值達43.4億元
2024年產量9500噸
每年盛夏時節
有“中國蓮花第一村”之稱的
廣昌縣驛前鎮姚西村
便呈現出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的壯美景觀
如果你想看到蓮花最美的樣子
記得陪它等一場日出
太空蓮種
1994年的夏天
442顆廣昌蓮種
開啟了一場奇妙之旅
搭乘940703號返回式衛星
在太空遨游了14天后
被郵寄回了廣昌蓮科所
培育出了“太空蓮”新品種
受到全國蓮農青睞
1999年品系比試中
名為“太空蓮36號”的新品種
成為集生育期長、花多、蓬大
結實率高、品質好等
特點於一身的“優等生”
畝產達到240多斤
較常規蓮種增產120%以上
這些突破
讓“太空蓮36號”走出了實驗田
摘得“籽蓮之王”桂冠
在廣昌生根發芽
在國內處處開花
廣昌每年銷往
全國各地的“太空蓮”種藕
約6000萬株
匠心蓮燈
除了碧波蓮海
另一邊的煙火人間同樣熱鬧
久負盛名的廣昌驛前蓮花燈
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之一
匠人將竹篾彎成造型各異的燈架
在裁剪好的燈紙上
勾勒出蓮花、蓮葉、蓮蓬等圖案
或含苞待放,或綻放如盤
再細心粘貼在燈架上
盛夏七月
兩百余位村民舞著蓮花燈長龍
浩浩蕩蕩的游行隊伍
在蓮花古鎮、萬畝蓮田間穿行
勾勒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民俗長卷
品味蓮香
廣昌蓮鄉娃的夏天
有一項必不可少的功課
就是“做蓮子”
將一粒粒青蓮從蓮蓬剝出
再用特制的蓮刀割開蓮殼
取出隻剩蓮衣的“赤膊蓮”
手指轉動不停拉扯
露出個大飽滿的蓮子
最后統一浸泡、通芯、晾干
這一整套技藝
——廣昌白蓮生產與加工技藝
在2008年6月入選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昌白蓮果肉中
高達2.4%的芳香油
使其具有獨特的清香
顆顆飽滿,粒粒通芯
燉煮易爛,入口即化
在廣昌
蓮的吃法各式各樣
待油溫升至六成
將上好漿的荷花放入其中
小火炸至金黃
再撒上椒鹽
就是一道咸香好看的脆炸荷花
新鮮蓮子打成泥
草魚去皮骨
兩者混合打成魚蓉
取小碗做成蓮蓬形狀
上籠蒸熟
又是一道形象逼真
湯汁鮮甜的蓮蓉草魚羹
蓮子露、蓮子汁
也是廣昌人的“心頭好”
喝上一口
攜著自然的靈動與純淨
悠悠然鑽入鼻腔
喉嚨間回甘
余味無窮
幽幽蓮香,漫溢蓮鄉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從晚春到初夏
廣昌白蓮
等你來“蓮”線喲
全國特產“大摸底”
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
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
與你一起
發現更多“中國好品”!
總策劃︱張玉珂
監制︱李娜 吳躍軍 劉雲 帥筠
策劃︱翟巧紅 姜越
文案︱黃睿靖 孟凡卓
字體︱萬祥生
設計︱姜越
支持︱中共廣昌縣委宣傳部 廣昌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