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滿院
——吉安市推進“一老一小”整體聯動發展

幸福是什麼?幸福沒有標准答案,模樣也各自不同。
在吉安市,一家家“一老一小幸福院”內,銀發與垂髫共同書寫著幸福方程式,每天上演一個個溫馨故事,洋溢著濃濃溫情。
近年來,吉安市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以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資源優化配置為契機,積極探索“一老一小”整體聯動發展實踐,通過整合資源、創新做法、完善機制等,建成並投入運營174家城鄉“一老一小幸福院”。
4月16日,陽光明媚,記者走進遂川縣雩田鎮盤溪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很快就被其中歡快的氛圍感染。
這裡曾經是閑置的盤溪小學,如今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地方。
球場上,村民楊志耀帶著3歲的小孫女踢足球,不時發出一陣陣笑聲。“這裡有場地、有游樂設施,而且沒有車輛進出,孩子來這玩我特別放心。”一得空,他就帶著孫女來。
不遠處的操場上,75歲的彭麗華和姐妹們圍坐在一起挑揀艾草,商量著下午做艾米粿如何分工。
艾草香混著歡聲笑語,彭麗華回想去年老伴剛去世時,自己整日沉浸在悲傷中,3個孩子都在外地,她不願意離開家鄉,可獨自在家又讓孩子牽挂。
“現在我經常來這裡和大家一起鍛煉、用餐、聊天,耳邊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感覺日子又有盼頭了。”去年9月1日起,彭麗華來到幸福院,心情逐漸好轉,3個孩子也放心了。
這個投資50余萬元、面積800多平方米的幸福院,打破了傳統的養老服務和兒童托育工作分項進行、獨立發展的模式,合理劃分了養老區、托幼區、公共區、戶外活動區、附屬功能區等區域。
盤溪村黨建指導員郭蓉介紹:“幸福院配備了一名專職管理人員,同時鼓勵身體條件允許的老年人參與日常工作管理。我們還將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在院內,黨員干部時常過來幫忙。現在,老人和孩子開心快樂,村風民風也改善了。”
而在井岡山市碧溪鎮裡陂村“一老一小幸福院”閱覽室內,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祖孫故事會。老人和孩子齊聚一堂,沉浸在精彩的故事裡。
88歲的馮瑞生向大家講述紅色故事:“當年紅軍來到裡陂村,村民們沒搞清狀況就躲進了山裡。紅軍借住在我家,不小心損壞了一些物品。因為找不到我們,紅軍就留下了一張領條,承諾照價賠償……”
“我要把這個感人的故事帶到學校,講給同學和老師聽。”馮瑞生的曾孫女馮梓萱說。
碧溪鎮宣傳員劉日花說:“通過祖孫故事會,我們收集到10多個發生在當地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將通過小小講解員傳播得更廣。我們通過‘以小帶老’的模式,依托‘童伴之家’開展幸福院管理,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更多老年人參與。”(記者 周 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