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台攜手一家親 青春同心向未來
——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綜述

5月8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九江市人民政府、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主辦的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在詩畫交織的匡廬勝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以“同心筑夢 共創未來”為主題,吸引了近300名青年代表、企業家代表、工商團體代表共襄盛舉,譜寫著贛台交流的新篇章。
台青看江西:“美麗景色讓我們目不暇接”
“在來江西之前,主辦單位就給了我一本厚厚的‘招商寶典’,裡面涵蓋了贛台‘雙招雙引’所有相關的政策。登上廬山后,每一個路口都有最美好的笑臉迎接我們,令人非常感動!”兩岸青年雙創智慧谷顧問、台灣淡江華東校友會會長邱素蕙,作為本次大會台灣高校校友會代表,她是第一次來到江西。她表示,江西是一塊寶地,等著台灣青年去探索和了解。
“江西美麗的景色讓我們目不暇接。優越的交通區位、豐富的資源,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蘊,更是令人感到欣喜。”台灣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高盈集團總經理雷宏毅說,“其實台灣很多年輕人沒有來過江西,心理上會有距離感。我們‘中生代’有責任帶領‘新生代’來江西走一走、看一看,把深厚的情誼傳遞下去。”
台灣工商建研會候補理事、百度美容生技集團董事長黃維鈞,與江西的往來交流已近十年,這次再來江西有些不一樣的感受。“江西和過去比有很大的變化,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文旅產業,都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希望這樣的大會能夠延續下去,讓台灣更多的青年朋友有機會了解江西,打破對大陸模糊的認知和印象,在兩岸共同發展中尋找新的合作機遇。”
台生在江西:“政策解讀和專場招聘很貼心”
5月7日,青年就業政策解讀暨贛台青年專場招聘會於南昌大學順利舉辦,旨在幫助贛台青年了解我省就業政策,吸引台灣籍學生在贛發展。
招聘會引入了AI面試、就業一體機、職業測評機等智能求職設備,還設置了企業招聘、政策咨詢等功能專區,提供現場面試、政策解讀等一站式服務。
現場,江銅集團、中江國際、江西英科醫療等100余家用人單位帶來涵蓋電子信息、電氣工程、機械、外貿等多個行業超1600余個崗位,最高年薪達36萬元。南昌大學台灣籍學生周同學表示,這是她首次參加大型招聘會,招聘會上企業優質、類型豐富。目前她已聯系了幾家公司。
好的就業崗位不容錯過。本次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現場,再次發布3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既有會計、產品經理等傳統崗位,也有人工智能、算法開發工程等新興崗位。
“大家可以發揮專業優勢,以小投入撬動整個大市場,打開產業切口。善用當地文化資源,通過創新設計打造新品牌、新產品、新項目。”在就業創業主題沙龍上,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冠安從自身成長經歷出發,建議兩岸青年從專業對接、政策運用以及文創賦能三方面,把握好江西的發展機遇。
台企駐江西:“來江西就像回家一樣”
1987年,台青郭蒲生創辦江西首家台企,點燃兩岸經貿合作星火。此后三十余載,鴻海、旺旺等知名台企接踵而至,累計投資超200億美元,為江西開放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如今,越來越多的“首來族”踏上江西這片紅土地,在陶瓷文創、現代農業、數字經濟等領域激蕩創意火花。
“來到江西隻需要帶著一個輕鬆的心情,就像回家一樣。千言萬語不如親身體驗,只要來了,就會發現江西獨特的魅力。”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首家本土培育的台資上市公司。公司創始人紀金樹在了解江西招商引資政策后,2005年來到樂平市,扎根近20年。在父輩深耕大陸、創業實踐的啟示下,“台商二代”紀冠安也選擇來到江西,從“首來族”到“常來族”,如今已定居在江西。
“江西的電子信息產業發達,贛州所產重稀土年產量佔全球的70%。這對化工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紀冠安表示,在最艱難的階段,江西省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一對一”幫扶指導,助力企業2020年順利在上海証券交易所上市。當遇到科技創新瓶頸,江西省科技廳主動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促成其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建院士工作站和產業孵化基地,解決“卡脖子”難題,幫助企業走上創新發展快車道。公司每年面向台灣青年提供就業和實習崗位,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和共同發展的平台。
為廣大台胞台商台企,特別是台灣青年搭建與江西的交流合作平台,是本次大會最深刻的主旨。而兩岸新生代的交流交往,離不開政策層面的體系化支撐。江西在全國較早出台“惠台政策60條”,打造海峽兩岸合作區(江西)南昌、贛州、吉安三大產業園,設立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為台灣青年提供創業孵化、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等全鏈條全生態服務。據統計,截至2024年12月,我省累計引進台資項目4067個,實際進資197.56億美元。
盛會落下帷幕,兩岸青年在不舍中相擁道別,相約來年再聚贛鄱。一幅以兩岸青年為媒、以共同發展為底色的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見証著贛台兩地在新時代的蓬勃發展生機。(吳雅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