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証“飛手”成就業新選擇
撫州年輕人爭考“空中駕照”

“今天是最后一次沖刺訓練,大家抓緊時間練習!”近日,在位於撫州市三翁花園西區的亨得利無人機培訓基地,學員們正全神貫注地操控無人機進行飛行訓練。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在農業植保、測繪勘探、物流運輸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市場對持証“飛手”的需求持續增長。在撫州市,不少年輕人瞄准新賽道,積極報考無人機執照。
37歲的周建鋼是培訓現場年紀較大的學員,面對筆者的詢問,他坦言:“我是自主報名的,無人機行業前景廣闊,機會得靠自己抓住。”周建鋼的目標很明確——從事無人機植保工作。“傳統人工噴洒農藥,一人一天最多作業20畝,無人機一天能完成400至600畝,效率提升20倍以上。現代農業需要這樣的技術。”
“無人機比小時候的遙控飛機更好玩,還能為一些行業提供服務,我覺得很酷。”00后學員吳政洋今年下半年即將入伍,他說,“藝多不壓身,以后無論是專業從事這行,還是兼職航拍、巡檢,都能多一條出路。”
亨得利無人機培訓中心負責人胡川介紹,考核分為理論和實操兩部分:“理論考試有固定題庫,實操包括綜合問答和飛行測試。根據不同機型,培訓周期20天至30天。”目前,該中心已與本地多家農業合作社、測繪公司建立合作,結業學員可推薦就業。
2019年,“無人機駕駛員”被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分為植保、安防、航拍、巡檢、物流五大職業方向。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業內估算,全國無人機操控員缺口超100萬,且對學歷要求寬鬆,特別適合退伍軍人、返鄉青年等群體。掌握這門技術,相當於拿到了低空經濟的‘入場券’。”撫州市青年創業協會會長祝劉林說。
隨著我省低空經濟試點政策的推進,撫州市正規劃建設無人機應用示范基地,涵蓋農林作業、應急救災、文旅航拍等領域。在這片新藍海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蓄勢待發。(郭欽 任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