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從一紙藍圖到實景畫卷

——贛州蓉江新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5年05月16日08:2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時針撥回到2017年5月16日,贛州蓉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挂牌成立。八年來,贛州精心擘畫藍圖,賦予蓉江新區“城市核心、都會客廳”發展定位和“一區六中心、山水智慧城”發展目標,綻放中心城區時代發展之光。

  8年時光,2900多個日夜,130平方公裡的熱土,從第一鏟土方開挖到第一條隧道貫通,從第一條道路通車到高架快速路網縱橫……一座現代時尚、生態智慧、宜居宜業的活力新城已初具規模。如今,漫步在贛州蓉江新區,處處能感受到這座新城的強勁脈搏。

  城市蝶變:從“規劃藍圖”到“實景畫卷”

  清晨,家住溫馨家園祥園小區的武陵村村民黃聲玉推開窗戶,眼前是綠意盎然的濱江公園,晨跑的人們沿著彩色跑道穿梭,遠處新城高樓林立,勾勒出城市生長的軌跡。

  “以前,這裡是雜草叢生的城市郊區,現在成了城市會客廳。”對比今昔,黃聲玉感慨道。

  逐綠而行,久久為功。贛州蓉江新區高標准規劃建設“一廊串區、五脈綠網、多園耀城”的景觀結構體系,按照“300米見綠,500米入園”要求打造一座山水智慧城,陸續建設濱江公園、新世紀(運動)公園、新世紀(十裡花溪)公園三大公園4100余畝綠地面積,公園內健身場地、娛樂設施齊全,成為市民近郊休閑、親子游玩的好地方。

  近兩年,贛南大道高架快速路(蓉江段)、蓉江三路高架快速路、飛揚大道等路網陸續通車,構建起蓉江新區立體化交通體系,為市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出行環境。地上,14條新建道路、8.9公裡新增裡程織密城市“毛細血管”﹔地下,新世紀大道5.1公裡綜合管廊如同城市的“隱形動脈”,收納電力、通信等各類管線。家住潭口鎮的張先生每日往返於蓉江新區和贛州經開區,他深有感觸地說:“以前上班要繞行黃金大橋,現在走高架能節省20多分鐘。”

  在蓉江新區智慧城市指揮控制中心的調度大廳內,12個專項智慧應用實時監控著城市信息數據:智慧社區裡,進門刷臉即可快速通行,駕車“秒過”閘道,AI攝像頭對小區各個角落進行全方位監控和保障﹔智慧停車平台裡,市民可“先離后繳”,有效減少車主在停車場出口排隊掃碼繳費的時間﹔智慧城管可實現自動抓取小區內垃圾桶未蓋蓋板、道路旁非機動車未有序擺放等問題,並及時上報快速處置,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逐步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產業發展集聚初顯。江西省首家央企總部中國稀土集團總部及科創中心落戶蓉江,建設正酣﹔引進天鍵股份健康醫療總部、蓉商總部大廈、城市花園總部中心等項目43個、總投資69.15億元。2024年成功承辦贛州市建筑業企業總部基地(深圳)招商會,5家大型建筑業企業簽約入駐,建筑業總產值較上一年增長35.5%、位列全市第一。16條舉措實現房地產市場企穩向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在全市率先由負轉正、持續增長。

  民生溫度: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

  “孩子上學過條馬路就到,老人看病走幾步就是社區醫院,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返遷安置戶李阿姨站在蓉江花園福園的新房裡,臉上洋溢著幸福。這個位於黃金地段的安置小區,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智慧門禁、垃圾分類系統一應俱全,真正實現了安居與樂業的雙重願景。

  該區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在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聚焦百姓急難愁盼,高質量推進一批民生項目,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年來,教育事業穩步發展。蓉江新區將教育作為民生之首,累計投入教育資金超過23億元,高標准新建完全中學2所、小學5所、幼兒園10所,新增學位和園位近1.5萬個,“300米幼兒園、800米中小學”的優質教育圈全域覆蓋。

  ——八年來,醫療水平顯著提升。南方醫院贛州醫院(蓉江院區)主體竣工,門診部即將投入使用,這座總投資15億元的三甲醫院將提供1500張床位﹔市中醫院新院整體遷入,傳承發展中醫藥特色﹔智慧醫療系統覆蓋35個村衛生室,藥品耗材成本顯著下降。

  ——八年來,養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投資6108萬元的區頤養中心配備醫務室和護理站,88張護理床位實現“醫養零距離”﹔“一老一小幸福院”、老年助餐點構建全域養老網絡,134戶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高齡補貼發放1600多萬元。

  ——八年來,安居工程持續推進。1.5萬套返遷安置房建成,1946戶居民年內喬遷新居﹔“交房即交証”改革覆蓋5398戶,辦理時限從原來的3個月縮短至7個工作日。

  一項項民生領域改革的持續推進,一個個惠民政策的出台,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生態文旅: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

  去年底,持續三天的“扶搖直上”音樂嘉年華在蓉江新區音樂營地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10萬樂迷,帶動周邊消費突破2.5億元。

  近年來,蓉江新區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高標准策劃系列文旅活動,讓城市“火熱”起來。

  文旅融合亮點紛呈。“扶搖直上”音樂嘉年華不僅邀請了國內一線音樂人、樂隊,還舉行大型煙花秀表演,為游客呈現了一場集視覺與聽覺為一體的文藝盛宴。音樂節期間,周邊酒店入住率連續三天達100%,特色餐飲營業額顯著提高,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800萬元。據了解,2024年各文旅場所共開展活動70余場,吸引游客480萬余人次。

  公園體系日趨完善。三大主題公園形成“春賞花、夏親水、秋運動、冬養生”的全季旅游格局。濱江公園智能噴泉系統可變換160種水型,每晚燈光秀吸引數千市民﹔新世紀(運動)公園擁有全省最大極限運動場地,已承辦3場省級賽事﹔濱江公園、新世紀(十裡花溪)公園成為新人婚紗攝影首選地。

  鄉村振興成效顯著。峰韻龍井文旅項目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年均增收1.2萬元﹔逕背“米花谷”景區新增研學基地和農事體驗區,游客量顯著提升﹔客家人·贛南土菜村落成為贛州新晉美食打卡點,“五一”假期每日客流量超3000人次。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八年,從一紙藍圖到實景畫卷,從城鄉接合部到贛州“城市新封面”,蓉江新區的故事,仍在續寫﹔章江畔的浪潮,奔流向前!(劉新權 記者 鄢朝暉)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