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營企業在江西安心發展做大做強
——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側記

民營經濟強則全省強,民營經濟活則全局活。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對現代化江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月22日,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主會場除了省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外,還邀請了經營主體代表和省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專家、社會監督員代表參加。3位經營主體代表作交流發言,談感受、話心聲、提建議,充分彰顯了政企攜手謀發展的干勁和決心。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全省上下的共同期盼。江西的營商環境怎麼樣?經營主體有著最真切、最直觀的感受。
“從一家地方企業成長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行業龍頭,這與黨委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密不可分。”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佳作為經營主體代表坦言。德福科技扎根九江40年,搶抓銅箔行業風口,迅速擴大產品產能,成為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首家本土培育的上市民企。
“一路走來,各級黨委政府呵護備至。”南昌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旭軍說,從配套的產業扶持政策,到提供啟動期的研發和生產設施,再到幫助發展壯大各項業務,黨委政府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急企業之所急、紓企業之所難,讓企業從幼苗長成大樹。
以民營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江西在努力——
優化涉企服務,提升投資創業效能。2024年,我省新增34項“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平均辦理時間從34個工作日壓減為9個工作日,全省通過“一照通辦”平台辦理許可事項6.3萬余件﹔
深化改革創新,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我省創建企業綜合服務平台“贛企通”,對惠企政策實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諾兌現”,2024年累計兌現金額144.47億元,惠及企業超6萬戶﹔
規范涉企執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2024年,省司法廳開展行政復議護企行動,妥善化解企業行政糾紛681件,糾正不當行政行為275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約1.5億元﹔
2024年,全省民營經濟對GDP、稅收、進出口、銷售收入、涉稅經營主體數貢獻率分別達65%、71.4%、71.7%、87.4%、98.1%﹔
…………
一組組數據証明: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此次大會以視頻形式開至各設區市和贛江新區,其中贛州市、宜春市、景德鎮市主要負責同志匯報了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的“秘籍”。
贛州市以改革攻堅助企增活力、添動力,市本級389項政務服務事項與深圳對標辦理,127項深圳事項在贛州24小時自助可辦,成為繼北京、上海、香港之后第4個與深圳電子印章互驗互信的城市。
宜春市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持續推動減費讓利,為經營主體節約融資成本25億元以上﹔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規模達1183億元,服務經營主體43.2萬戶。
景德鎮市成功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構建全國首個跨省陶瓷地理標志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出台《“景德鎮制”陶瓷保護條例》,充分發揮景德鎮知識產權法庭作用,以法治保障守護公平市場環境。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前虎在發言中表示,今年完成了我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6條”政策落實情況評估,報請出台了《2025年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方案》和《江西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五大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著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點、堵點,促進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同時,結合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做好宣傳貫徹相關工作,並啟動地方立法有關事項。
作為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江西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秘書長盧勇華深感責任重大。“這是一場務實又真誠的大會。我將面向江西的青年企業家,做好惠企政策的精准宣傳,圍繞經營主體的實際感受積極建言獻策,為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貢獻力量。”盧勇華說。
讓民營企業在江西安心發展、做大做強。當前,全省各地正以更大力度推動營商環境全方位優化升級,加快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董文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