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暑期“三下鄉”系列活動

近日,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學院“匠心筑夢”社會實踐隊與第七期大骨班的師生們前往廬陵新區,開展了暑期“三下鄉”暨“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系列活動。
6月20日與7月1日,志願服務隊員深入廬陵新區缽盂山社區,圍繞提高居民與學生防溺水意識、法律意識,接連開展普法教育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暨應急救護知識培訓。兩場活動聚焦青少年兒童安全防護,以知識普及與技能培訓為抓手,為社區居民與青少年筑牢安全防線。
活動現場,志願服務隊員化身普法宣傳員,通過設置法律咨詢台、發放法律知識手冊、開展趣味法律知識問答等形式,向社區居民普及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針對青少年群體,志願者們結合校園欺凌、網絡詐騙等典型案例,以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內容,引導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7月1日,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暨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活動如期舉行。活動伊始,隊員結合近年來發生的溺水事故案例,向社區居民與小學生們詳細講解了溺水的危害、危險水域的識別以及預防溺水的重要性。通過播放防溺水安全教育視頻、展示圖文資料,讓大家直觀地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嚴重性,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這兩場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法律知識和防溺水技能,也讓我們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 一位社區居民對活動給予積極評價。此次系列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機電學院“匠心筑夢”社會實踐隊的力量,為社區居民與青少年送上了實用的知識與技能,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安全意識與防護能力,共同為平安社區建設添磚加瓦。
6月25日與7月1日,志願服務隊員分別前往余家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及劉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家電“醫生”進社區活動。
活動中,余家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早早排起了長隊,居民們帶著故障家電前來 “求醫問診”。社會實踐隊的同學們迅速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登記、檢測和維修。
除了維修服務,同學們還化身“科普小老師”,向居民講解家電日常保養知識和安全用電常識。他們結合機電專業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家電工作原理,手把手教居民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家電,從源頭上減少故障發生。(林楠、左小文、張喆、李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