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如何燃旺“主引擎”?
——江西打好提振消費“組合拳”激發經濟新動能

游客在廬山景區牯嶺街上的觀景台拍照打卡。記者 蔡鋮歌攝
消費品以舊換新申請補貼額47.12億元,帶動銷售額約350億元——今年以來,“煥新潮”持續激發消費潛力﹔
新型商城開業首日,吸引客流超24萬人次、銷售額1630萬元——經營模式“上新”,升級消費體驗﹔
10余人的直播帶貨團隊賣出農產品4.1億元——線上銷售業態更新,不斷拓寬市場邊界﹔
南昌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免費開放,既拉動體育消費,也帶動夏日經濟——文體旅持續融合發展﹔
…………
提振消費已成為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第一位任務。今年以來,全省各地以精准務實舉措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催生更多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近日,記者深入南昌、九江、撫州、新余等地,探訪核心商圈、文旅企業、汽車4S店、數碼產品賣場、養老機構等,聚焦消費者、商家的真實體驗和深切關注,探尋我省提振消費的亮點舉措和堵點難點。
看商品消費——
補貼加碼,市場發力,讓消費者得實惠
商品消費規模大、帶動力強,是穩住消費基本盤的“牛鼻子”。
今年初,從事數碼產品銷售10余年的撫州虹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彩紅,得知數碼產品納入了政策補貼,便又開設了一家新門店。前5個月,新店銷售額超1300萬元,其中高端手機銷售量佔比大幅提升。
“我最關心的是價格,現在線上線下都能享受補貼。”5月29日,撫州一名消費者告訴記者,經過比價,他最終選擇在實體店購買了一台2800多元的手機,享受補貼和優惠后省了600多元。
老百姓能否“買得實惠、買得舒心”,關乎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活力。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補貼加碼,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截至6月24日,全省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申請補貼額47.12億元,帶動商品銷售額約350億元,涉及商品約600萬台(套、輛),惠及消費者超400萬人次。
“去年,得益於補貼政策帶來購車熱潮,我們店進入全國門店銷量排行榜前50名。”九江市濂溪區一家汽車4S店經理王健介紹,今年門店結合市場調研,推出多款帶有智能駕駛功能的車型,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超70%。
如何讓政策補貼真正惠及廣大消費者,確保提振消費有可持續性?周彩紅認為,以往確有少數商家通過先提價再打折手段售賣商品,變補貼為優惠,相關部門應對不良商家加大監管處罰力度,保障政策順利實施。
在制度層面如何規范市場秩序?今年3月,我省發布消費品以舊換新價格行為負面清單,明確了價格標示類、促銷手段類、補貼政策執行類等多種違規行為。消費者進行舉報、維權時,購物小票、廣告宣傳頁、聊天記錄等可作為証據。
依賴補貼提振消費非長久之計,一旦政策力度減弱,市場熱度如何突破瓶頸?調研中,記者發現不少商家在開發更具性價比的產品組合和服務套餐,開拓更大市場。比如手機賣場免費延長數碼產品一年質保期,線上直播推廣促銷﹔汽車4S店提供定制化深度試駕體驗,吸引更多顧客下單。
商家在做旺商品消費人氣、提升消費活力上如何更好發力?
連鎖超市雖是傳統業態,但永輝超市南昌青山湖萬達店通過學習“胖東來”經營模式,為顧客打造了放心、舒適的消費場景,引來眾多客流,煥發新的生機。記者現場見到許多耳目一新的服務細節:店內增設顧客休息區、用餐區,肉禽產品可在店內代炒,水果切盤按上架時間給予折扣,現烤糕點隔夜不售……據介紹,該門店新增進口商品佔比達13%,生鮮類商品銷售佔比提升至20%。
看服務消費——
政企搭台,優化供給,解鎖增長新空間
今年3月,“開心麻花演藝新空間”在九江市潯陽區大中路歷史文化街區正式開業,首部原創沉浸式喜劇《偷心晚宴》在此首演。演員將舞台搬到觀眾中間,觀眾被隨機賦予身份並推動劇情發展。
劇場開演以來,場場爆滿。市民、游客享受到了不一樣的觀劇體驗,商業街區人氣更旺。“以前,街區經過改造提升,雖然面貌煥然一新,但業態沒有更新,人氣不旺。”潯陽區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借力廬山旅游客流,引進開心麻花劇場后,街區商戶營業收入明顯提高。
服務消費涉及領域廣、鏈條長、附加值高,具有顯著的乘數效應,如何增加優質供給是重點。
在九江廬山,記者了解到,當地以商務接待為主的酒店謀求轉型,淡季入住率仍保持60%以上﹔旅行社將康養項目融入游覽行程,以休閑式“慢游”取代高強度打卡。同時,景區通過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打造露營點等持續改善消費條件的舉措,優化游客體驗。今年“五一”假期,廬山風景名勝區游客接待量排名全省第一、全國第八。
在景德鎮,年輕人扎堆陶溪川文創街區“淘寶”。當地以商旅文體融合為主線,打造“夜珠山”消費帶,舉辦中國國際滑翔傘公開賽等體育賽事活動,憑借豐富多彩的創意展示和互動體驗,讓服務消費充滿活力。
養老托育等民生領域服務消費空間巨大,但面對居家老人消費剛需,多元化優質供給一直是瓶頸。
5月29日,記者走進撫州市臨川區青雲街道縣學嶺社區幸福食堂。食堂面向公眾開放,午餐有近20種不同菜品。“孩子不在身邊,做飯成了件麻煩事。這裡吃飯很方便,價格也合理,我很滿意。”前來就餐的顏行思老人說。此外,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還推出定制化養老服務,由老人或其子女通過線上“一鍵下單”,預約助潔、助餐、陪診等服務,滿足多元化需求。
服務水平的提升伴隨成本和價格的提升,在居民消費觀念更趨理性的情況下,如何讓優質服務有市場?今年,我省出台了85條舉措促進服務消費擴容升級,在托育服務、家政服務等領域發放多批次消費券,實打實提升群眾消費能力和意願。在撫州,養老服務機構優化業務布局,為當地養老院打造各類服務套餐,既滿足基礎性需求,又豐富高層次需求。
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等服務消費市場潛力大,優質服務供給成為搶佔市場制高點的關鍵。
備受矚目的南昌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於6月20日免費開放,九大親水空間沿贛江25公裡岸線均衡分布。6月27日,記者來到摩天灣天然泳場採訪。一名現場管理員說,游泳場開放以來人流量非常大,帶動周邊餐飲消費及夜市經濟發展。據分析,南昌解鎖內陸“海濱城市”,不但能拉動水上賽事等“親水經濟”發展,更能激活南昌“夏日經濟”。同時,還可與“夜游滕王閣”等相配合,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
在新余市,一家體育公司創造的智能化全新消費場景,帶給顧客新體驗:打造智慧健身房,實時監測室內溫度、濕度等,自動通風、換氣﹔消費者不用辦卡,通過線上APP買單,掃描二維碼就能進入健身房,單次健身費用僅需8元。目前,該公司已打造12家24小時社區智慧健身房。
近年來,我省出台多項政策,賦予服務消費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鼓勵各地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戶外運動項目﹔依托景區、街區、商圈等消費新場景打造賽事活動品牌。
看新型消費——
業態創新,技術賦能,深挖未來消費潛力
首發經濟是觀察新型消費的一扇窗口。
很多知名品牌來江西開設首店、發布新品,總能帶旺一波人氣、引發一股消費熱潮。
5月31日,南昌大悅城正式開業,首日客流量突破24萬人次,銷售額達1630萬元。大悅城首批進駐品牌中,首店佔比超60%,這給消費者帶來了新鮮感,引來源源不斷的客流。針對18歲至35歲人群是當前主要消費群體的特點,大悅城還圍繞年輕、時尚、潮流進行消費場景布局。
大型商城如何借助新型消費燃旺“煙火氣”,為消費可持續增長提供不竭動力?
6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大悅城,見到商城內人氣挺旺:家長帶著孩子參觀航天藝術展、年輕人體驗“潮玩”、超市顧客人數逐步增多……據商城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悅城客流量穩定,日均客流量周末10萬人次以上、工作日5萬人次以上。華東地區7家大悅城商城中,南昌大悅城6月份客流量排名第一,銷售額超9000萬元。
如何保持首店“新鮮感”?大悅城將持續進行首店招商,開展新品發布會、時尚秀等活動,精心打造主題展覽,延長首店生命周期,創新消費場景,為消費者帶來購物新體驗。
南昌市作為省會城市,在提振消費領域潛力巨大。調研中,南昌市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積極引導商圈差異化發展,避免業態同質化,完善商圈服務功能、優化消費環境,抓住首發經濟等新型消費,打造更多消費新地標。
拓寬市場邊界是提振消費的重點。在南豐縣太和鎮,擁有千萬級粉絲量的本土網紅“大表哥”熊濤,通過直播帶貨拉近了商家和消費者的距離,讓烏龜、甲魚等本地農產品搭上互聯網銷售快車。
“網絡直播突破了時空限制,讓消費者直觀看見優質農產品。我們借助大數據分析,對后台粉絲的消費能力、需求做了精准畫像,甚至在直播中上貨的時間點都精確到秒。”與熊濤合作的電商團隊負責人舒柯竣介紹說。在僅有10余人的直播團隊協作下,熊濤單場直播平均銷售額超50萬元,累計銷售農產品4.1億元。
今年4月底,我省舉辦了為期半個月的“雙品網購節”,開展電商直播超500場次,參與企業超2000家,全省網絡零售額137.2億元、同比增長5.8%。
收入有增長,消費才有底氣。挖掘消費潛力,最終要落腳在提升群眾消費能力。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江西不少經驗和亮點值得推廣:
以技能提升帶動增收。在新余高新區,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專業技術崗位晉升體系,一線工人每提升一級技術水平,每月薪資可增加500元至800元。
增強社會保障為居民減負。撫州市同步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與居家適老化改造,對高齡、獨居、失能老人制定“一戶一策”服務清單,並以政府兜底保障的形式,減輕特困、失能老年群體的養老負擔。
引入金融活水提振消費。在九江市,不少銀行在汽車消費領域推出低息分期產品,疊加新能源汽車禮包等營銷活動,降低市民購車門檻﹔將傳統信貸審批周期壓縮至秒級,做到金融服務“即需即得”。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把穩定和擴大消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全方位推動消費市場大發展大繁榮,江西將拿出更多破題之舉,努力把消費打造成更強大的經濟增長“主引擎”。
專家點評:
提振消費要重點做好
“三個優化”
第一,優化消費產品結構。重點加大第三產業的消費力度,特別是文化旅游市場的消費。加大對區域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緊緊抓住節假日黃金消費期,加大對重點旅游景點、文化藝術村落的宣傳力度,拉動文化旅游消費。這幾年,信息消費在整個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日益提升,尤其是AI時代來臨,要認真做好信息消費方面的謀劃,提供更多有針對性、有益的、高效便捷的數字化產品,打造個性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數字品牌,引領消費群體特別是青少年健康消費。
第二,優化消費群體結構。在目前老齡化趨勢之下,要重點研究銀發經濟,完善醫療養老等各種休閑設施,提高康復護理、心理咨詢、智能監測等增值服務業的佔比,促進老年群體消費意願提升。有學齡子女的消費者是教育消費的主要群體,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從室內技能培訓到室外研學體驗等方面研發設計多樣化產品。
第三,優化消費支持方式。要優化政策補貼體系,確保消費補貼精准投放,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進一步拓展“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范圍,延長補貼周期,簡化申報流程。
要提振消費,關鍵在於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加強社會保障力度。歸根結底,還是要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繁榮,增強消費者對宏觀經濟的信心,實現供給拉動消費、消費推進供給的良性循環。
(南昌師范學院教授 徐 斌)
(記者 石玉華 李冬明 董文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