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領 創新驅動
萍鄉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提升綠色競爭力

盛夏時節,在順源環保科技一般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工地,一派繁忙景象,數棟廠房拔地而起。據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可年處置脫硫石膏15萬噸、廢瓷10萬噸、建筑垃圾10萬噸。今年以來,萍鄉市節能環保產業新開工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51.24億元﹔存續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49.76億元。近年來,該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緊抓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省“無廢城市”建設戰略機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瞄准節能環保產業持續發力,為打造轉型升級標杆城市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4年,萍鄉市環保產業鏈規上企業實現營收100.3億元,增長1.6%。今年1至4月實現營收28.33億元,同比增長2.7%,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8.7%。目前,該市節能環保產業鏈共有規上企業113家,形成了以環保陶瓷、催化劑新材料生產和廢水處理、大氣治理技術裝備制造為主,以環境修復、資源再利用等技術及工程總包為特色的環保產業體系。
強化政策引領。萍鄉市發揮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作用,在支持企業開展設備更新、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鼓勵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支持數字化轉型升級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政策,通過設備更新、綠色化改造助力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2024年,該市安發環保、普天高科、龍發實業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資金支持共計150萬元。八六三實業成功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獲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60萬元。順鵬新材料、宏遠瓷業、新科環保等7家企業獲市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共計389萬元。在政策紅利的鼓勵下,該市湘東區下埠鎮以普天高科、華星環保為龍頭,攻關陶瓷窯爐超低排放、工業固廢資源化等15項關鍵技術,已推動23家傳統企業完成綠色化改造,初步形成了“研發—制造—應用”的環保產業高地。
聚焦創新驅動。萍鄉市一方面建立健全節能環保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並舉,大力推進產業協同創新﹔另一方面抓好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產品檢測、科技服務、企業孵化、資源共享等創新平台建設,打造適應區域產業發展特色的產學研協作創新平台。華星環保通過兩次戰略轉型,從傳統化工陶瓷企業躍升為當地環保科技“領頭羊”,已擁有授權專利6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技術創新是企業轉型的核心引擎,我們與清華大學等高校的深度合作,讓實驗室成果走出了‘象牙塔’。”該公司董事長李紹明表示。
記者了解到,萍鄉市將按照規劃,圍繞節能環保產業“一核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突出特色化發展、集群式發展,實現從“特色環保材料裝備基地”向“特色綜合環保服務基地”升級,打造國家級節能環保創新型產業集群。其中,湘東區作為綜合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突出環保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將打造節能環保全產業鏈核心區﹔安源區以先進陶瓷、節能環保研發設計與運營維護等為主導,將打造服務於節能環保產業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全媒體記者劉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