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職教 “伴企出海”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牽頭組建江西“天工學院”聯盟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奔向下一個金色十年的推進之年,隨著江西企業在海外不斷拓展,其對本土化人才培養的需求持續增長,如何引導全省高校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為省內企業“揚帆出海”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撐?
一直以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積極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提出實施“贛教出海”行動,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對外開放戰略部署、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高水平推進教育對外開放。6月27日,由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牽頭組建的江西“天工學院”聯盟應運而生,省內101所高校及18家企業積極響應,計劃到2027年建設10-15個境外“天工學院”,持續推動“贛教出海”,深化國際產教融合。
以“天工”之名 傳工匠精神
“天工學院”之名,源於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江西寫就的《天工開物》,這本書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匠心獨運”的思想,蘊含著尊重規律、精工細作、經世致用的寶貴精神。“天工學院”聯盟以“天工”為名,正是要傳承這份深厚的工匠精神與創新基因,匯聚省內高校優質資源,共同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新范式。
以“天工”命名的江西教育海外辦學品牌,志在弘揚創新求實精神,將整合全省高校在有色金屬、現代農業、中醫藥、陶瓷、新能源等領域的優勢教育資源,推動教隨產出、產教融合,打響“天工學院”品牌,以高水平教育開放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教育強省建設。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和本次活動的承辦方,院長朱隆亮代表校方表示,這不是院校和企業的簡單組合,而是一次面向未來、服務江西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的戰略集結。聯盟的成立將為江西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新橋梁,聯盟成員單位要協同發力,堅持服務大局、彰顯江西特色,積極對接贛資企業海外發展需求,創新境外辦學模式,高質量提升“天工學院”影響力,共同推動江西職業教育“伴企出海”。
集百家之長 聚品牌實力
技術服務“出海”、產教融合“出海”、技能培訓“出海”……聯盟校企已經在積極行動,開展合作辦學“出海”、文化交流“出海”。
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與多方攜手,在海外設立海外應用技術大學、中文工坊和職業培訓中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撐﹔華東交通大學與中國鐵建俄羅斯有限公司共同申報中文工坊,將中文學習與軌道交通、工程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相結合……在江西“天工學院”聯盟成立大會暨“贛教出海”工作研討會上,校企代表輪番介紹教育“出海”的實踐與經驗,共同提升江西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整體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聯盟的成立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國際化實習實踐機會,也必將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朱隆亮介紹,學校人才培養國際化遵循“教隨產出”“校企同行”的宗旨理念,緊密對接行業需求,打通“語言+技能+實習就業”全鏈式國際人才培養與發展渠道,為促進職業教育“走出去”提供可行方案。兩年前,學校就與江西國際贊比亞有限公司、江西國際肯尼亞有限公司、江西國際坦桑尼亞有限公司及英國奇切斯特學院等簽署協議,嘗試以開展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方式走向海外,為“職教出海”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7月5日,從匈牙利傳來好消息,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中文工坊揭牌儀式在布達佩斯舉行,這意味著中東歐地區首個中文工坊成立。作為該項目的中方合作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表示將通過開展高質量的中文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幫助當地員工學習中文,提高專業技能,培養國際化商貿人才。同時,充分發揮“天工學院”聯盟理事長單位作用,聯動全省職業院校參與工坊建設,共享教學資源、共研培訓標准,推動更多優質職業教育成果走出國門,讓中文工坊成為輻射歐洲的人才培養與經貿合作高地。
筑協同平台 育技術人才
以“出海”為契機,高校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技能培訓、標准輸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服務“走出去”的企業,與企業結成更為緊密合作關系的同時,繼續推動校內人才的精准培養。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首先就是要厘清需求清單,包括高水平對外開放、行業企業走出去、教育對外開放的需求,進一步優化任務清單,對應新‘雙高’建設有針對性布點。”研討會上,來自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專家的分享與江西“天工學院”聯盟思路高度契合。
作為聯盟發起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長期致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高技能人才,是全國首批4個“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基地”之一﹔在7個國家建設海外“天工工坊”,開展海外培訓,被列入塞拉利昂總統訪華成果清單﹔新近又獲批成立卡拉布裡亞藝術設計學院,開設產品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和展示藝術設計3個專科專業……全方位、多角度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已初顯成效。未來,江西“天工學院”各聯盟高校將聚焦我國企業海外發展和當地產業人才需求,在境外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共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推出“中文+技能”短期培訓項目等,為合作國培養一批懂中文的職業技能人才,並積極參與境外國家職業標准、專業教學標准、課程標准和課程資源開發。
圍繞服務國家外交戰略、服務江西企業海外發展、服務高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聯盟發出共筑協同平台、共育技術人才、傳播優秀贛鄱文化的倡議。到2027年,爭取實現聯盟成員省內高等院校全覆蓋,吸納20家以上企業成員,拓展境外“天工學院”建設,輸出100項以上職業教育課程標准,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工學院”“贛教出海”品牌。(皓 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