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青年職業學院:追尋紅色根脈 傳承井岡山精神

6月26日起,江西青年職業學院的4支暑期實踐團隊奔赴井岡山,開展為期15天的紅色文化調研之旅,從多個維度探尋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路徑。
“推普先鋒”宣講團以井岡山為核心,走訪周邊縣市,通過實地調研與史料考証相結合的方式,對井岡山的紅色文化資源展開全面調研。團隊採用實地考察與史料考証相結合的方式,系統梳理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在田野鄉間踏訪革命遺址與紅色村落,探索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在烈士紀念館追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的壯闊歷程,深刻領悟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內涵。通過實地訪談等形式,收集當地群眾和游客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和感受,為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在井岡山革命老區,“尋訪紅軍后代記錄口述史”調研團以口述史為紐帶,打撈塵封的紅色記憶,激活紅色文化的鮮活內涵。作為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實踐團走訪了百余位紅軍烈士后代,從他們飽含深情的講述中,了解先輩們在井岡山時期舍生忘死的戰斗故事與熱血記憶。從硝煙彌漫的戰場細節到堅定如磐的信仰抉擇,實踐團仿佛穿越歷史時空,重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他們以錄音、筆錄、視頻等方式採集口述內容,並開展專業化整理,為搶救性留存革命歷史資料提供有力支撐。
“探尋紅軍遺物”社會實踐調研團聚焦革命遺物的保護與修復,致力於將軍功章、家書、舊軍裝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珍貴物品轉化為傳承紅色精神的生動載體。調研中發現,因年代久遠,革命遺物普遍面臨老化破損、遺失及保存條件有限等困境。“每一件革命遺物都是一段鮮活的歷史,一句無聲的誓言。”成員們表示,守護好這些紅色遺存,不僅是對歷史的敬畏,更是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的重要途徑。下一步,調研團將整理形成調研報告,助力構建更完善的革命遺物保護與傳承體系,讓紅色血脈在精心守護中持續賡續。
“青馬工程”大學生暑期鄉村振興實踐團以探索紅色文化傳承的新機制、新模式為目標,緊扣現代科技與社會發展趨勢,依托歷史遺物、口述史等紅色文化載體創新井岡山紅色文化傳承方式,有效增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實踐團將進一步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搭建紅色文化線上傳播平台,並通過深化校地合作等方式,讓井岡山紅色文化以更便捷的方式傳播,推動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長期以來,該校立足江西豐富的紅色資源,持續探索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逐步形成“理論學習打基礎、實踐體驗強認知、場景浸潤潤心田”的育人模式,推動思政教育從課堂延伸至田間地頭,從理論講解轉化為實踐體驗,切實引導青年學生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此次暑期赴井岡山的實踐活動,正是這一育人模式的又一次具體實踐。這場“行走的思政課”以革命后代的親身講述為鮮活素材、以歷史革命故事為主線、以革命精神為生動教材,在實地走訪、傾聽歷史的實踐過程中深化對家國的認知,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