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營主體營造更優市場環境
江西省推出10條舉措提升信用監管效能

7月14日,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於近日印發《關於提升信用監管效能促進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推出10條具體舉措,通過強化失信懲戒、優化信用修復、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措施,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為經營主體營造更優市場環境。
《若干措施》明確,將行政處罰信息與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動態關聯,實現行政處罰與信用懲戒有效聯動。對在市場監管領域涉及嚴重違法的經營主體及時納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並推送至財政、稅務、人社等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依法限制其市場准入、融資貸款及享受政策優惠。
推行信用差別化監管。《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以信用評價、風險等級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對信用良好、風險較低、合規體系健全、評價良好的經營主體,合理降低檢查頻次。將失信經營主體特別是涉及“三品一特”重點領域的失信經營主體列為監管重點,增加抽查檢查頻次,切實提高監管效率。
在激勵守信行為機制方面,《若干措施》明確推行“三書同達”機制,在向行政相對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合規建議書》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告知書》,引導企業主動整改修復信用,形成“行政處罰—合規建議—整改修復”全鏈條閉環。針對信用修復機制不完善的問題,《若干措施》創新建立“無感修復、有感服務”模式,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系統自動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實現高效便捷修復。
為最大限度減少對經營主體的干擾,我省推行“一業一查一碼”跨部門聯合抽查,將同一行業涉及的多個檢查事項整合為“一張清單”,通過“掃碼入企”實現“進一次門、查多件事”。推行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掃碼入企”,在涉企現場檢查過程中,實行入企檢查“統一賦碼、亮碼實施、記錄備查”。(全媒體記者舒海軍 實習生熊文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