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創新中展現贛鄱文化新氣象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與實踐”相關報道在江西省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與實踐”相關報道在江西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堅持守正創新,展現贛鄱文化新氣象。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與實踐”相關報道中提到,2022年10月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即將結項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勉勵項目組“繼續深入挖掘中華文明賡續傳承的基因密碼,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江右文庫》編輯部主任游道勤在深入學習后深有感觸:“《江右文庫》是江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出版工程,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將《江右文庫》鑄造成贛鄱文化傳世精品,讓贛鄱千年文脈貫通古今。”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景德鎮市考察調研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與實踐”相關報道中提到,2004年,習近平親自帶隊,圍繞文化建設展開調研,層次高、規模大,影響深遠。當前景德鎮正縱深推進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堅持原真性保護、活態化傳承、時代化表達、國際化交流,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江西元素、新時代特征、景德鎮特點的優秀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新路子。
“紅色是於都最鮮明的底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都縣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慧說,“我對相關報道中,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的內容印象深刻。”近年來,於都縣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抓手,在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文旅融合,不僅打造了大型紅色文旅史詩《長征第一渡》,還相繼建成紅色文化培訓中心、長征大劇院、紅軍小鎮、長征歷史步道等標志性項目,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不斷煥發新的光彩。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省教育廳社政處處長王宣海表示,他對相關報道中提到的“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強調要發揮思想道德凝聚人心、引導行為的作用”的內容深有感觸,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引導贛鄱學子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了解新時代江西的發展實踐,書寫“強國有我,贛鄱有我”的青春篇章。
上饒市廣豐區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俞劍波表示,相關報道中提到,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要求把最好的地方讓出來,留給人民,彰顯了總書記執政為民情懷。廣豐區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抓好公共文化場館效能提升,加快博物館展示陳列建設工作,推進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再上新台階,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暑假前夕,該區圖書館整合相關資源,將原有的自習室面積拓展了6倍多,可同時容納300余人閱讀自習,讓年輕人們在家門口擁有一張“安靜的書桌”。
新余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胡永良表示,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當前要努力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為載體,安排市屬文藝家協會與鄉鎮結對,開辦常態培訓、舉辦文藝活動、打造文藝團隊、培養協會會員,推進“文學之鄉”“音樂之鄉”等建設,讓文藝走進百姓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