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榮光映初心 藍焰奮進鑄忠誠
——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獲評“時代楷模”五周年綜述

2020年8月31日,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被褒揚為“水火見忠誠的英雄衛士”。獲此殊榮五年來,支隊成功處置各類災害事故3.7萬余起,全市火災形勢連續19年保持平穩,連續2年作為國務院消防工作考核迎檢單位均獲評“優秀”等次,連續13年獲評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單位,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涌現出“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等83個省部級先進集體和個人,用實干交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五年答卷。
以榮譽為起點 破局攻堅筑根基
時間回到2020年7月,鄱陽湖流域遭遇超歷史大洪水。
危急時刻,九江支隊提前進入全面臨戰狀態,全體指戰員聽黨指揮、向險而行,累計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3萬余人,實現“零遺漏、零傷亡、零事故”,生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內涵。
成就的背后是隊伍多年的堅實積澱:支隊已連續9年獲評全省先進支隊,先后榮獲52項省部級以上榮譽,保持轄區連續15年火災形勢平穩的良好態勢。這些實績,也為其后續獲評“時代楷模”稱號奠定了堅實基礎。
榮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跑線。如何將榮譽化為動力源泉,持續提升消防隊伍綜合戰斗力?支隊黨委經調研梳理明確:要擦亮“時代楷模”招牌,必須以黨建為鑰,開啟高質量發展之門。
2021年,支隊歷經一年調研創建“藍焰紅心”黨建品牌,以“領航、鑄魂、強身、融合、清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五大工程為抓手,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成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五年來,該品牌從“打基礎”到“有影響”,成為隊伍“紅色引擎”。
為打通支隊黨委與基層隊伍的溝通渠道,支隊創建“琅琊閣”平台,每年通過征集基層難題、組建骨干團隊解題,探索解決人才隊伍建設、執勤訓練、滅火作戰等方面的瓶頸。五年來,累計解決“隊站干部休假難”“內攻搜救效率低”等23項問題,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圍。
以實戰為導向 千錘百煉礪尖兵
九江,作為“抗洪精神”主要誕生地,充滿“眾志成城、頑強拼搏”的紅色基因。
九江支隊深耕紅色基因傳承,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教育輔導員隊伍、紅色營區文化“三大陣地”﹔固化“學紅色歷史、講紅色故事”等“五紅一課”模式。
如今,支隊指戰員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在一次次實戰中不斷淬煉:順利完成2021年援豫抗洪任務﹔成功處置2022年永修星火航天精餾裝置爆燃起火、2025年彭澤磯山工業園化工裝置爆炸起火等重大險情。
同時,支隊聚焦九江區域災害特點,對標“全災種、大應急”要求,組建水域、地震、石油化工、山岳四個領域的“藍盾鐵拳”應急救援專業隊,推動應急救援能力提檔升級。
針對九江全域水系發達、洪澇多發的實際,支隊在“藍盾鐵拳”水域救援專業隊基礎上,對各消防救援站、政府專職消防隊分層開展全員水域救援能力提升。
支隊還大力實施人才強隊戰略,高標准打造“覃旭華訓戰工作室”“鄧雨欣火調工作室”等5個名師創新工作室,做實“師傅帶徒弟”“援建蹲苗”模式。其中3人躋身省級領軍人才,8人獲評應急管理部“全國優秀教練員”、國家消防救援局“全國優秀指揮員”“全國訓練尖兵”,263人次取得“國字號”專業資質﹔涌現出“中國消防忠誠衛士”“全國新時代青年先鋒”“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先進典型,“學先進、爭先進”成為隊伍風尚。
以人民為中心 堅守責任筑平安
“守護安全底線、保障發展需求”是九江支隊消防安全工作的核心目標。
近年來,支隊聚焦消防安全突出矛盾,主動融入地方發展,構建“政府主導、內外聯動、法治健全、群防群治”的火災防控新格局,以問題為靶心推動消防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保持轄區連續19年火災形勢平穩。
自2023年以來,支隊發揮市消安委平台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隱患共查、風險共治”﹔聯合行業部門建立5項監管機制,推動教育、民政、衛健系統開展標准化創建﹔挂牌督辦整改重大火災隱患單位170家,累計檢查單位15.6萬家,督改隱患14.3萬處。
針對高危領域、“三合一”場所安全生產監管難的問題上,支隊協同應急、工信部門,對全市74家危化企業實行“一企一冊、一庫一單”動態管理﹔針對柴桑區、廬山市等地制衣作坊消防隱患,創新推動“退城入園”模式,破解“三合一”頑疾。
此外,針對居民“充電難”“消防維修難”、老舊小區及弱勢群體“報警慢、報不了警”等問題,支隊主動融入民生工程,為1.35萬戶居民開啟消防維修“綠色通道”,協調增設停車位2.69萬個、集中安裝充電樁17.54萬個,推動為老舊小區和弱勢群體安裝獨立智能感煙報警設備9.5萬個。
針對婦幼、學生、農村居民等“易受損群體”消防安全意識薄弱、自救能力不足的問題,支隊聯合市婦女聯合會組建“淵明嘉人”巾幗志願服務隊,針對性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組建3000名大學生消防志願者,利用暑期“三下鄉”開展農村消防宣傳活動﹔打造消防研學季、“小小消防宣傳員”項目百余次,惠及學生2萬余人。
今年7月,支隊全新亮相的“消防安全綜合調度中心”,作為運行機制的核心大腦和指揮樞紐,綜合考量火災形勢、火源風險隱患、防控能力三大類風險因素中的15項風險因子,形成“研判——任務——執行——評估——再研判”的全周期閉環管理。
以科技為引擎 提質增效強保障
今年6月9日,九江市彭澤縣馬當鎮江西揚帆新材料有限公司廠房發生火災。支隊指揮中心接警即定位,同時借助轄區大隊無人機預先執飛,實時傳輸規劃路徑交通狀況,使接警調派時間較以往縮短至少15秒,力量到場展開時間縮短3分鐘以上。
這一效率提升,源於支隊指揮中心升級的“語言轉譯+精准定位”智能調派系統。該系統可實現10米級精准定位,搭配“無人機路徑規劃+爆閃警燈倒計時”技術,形成“空中偵察+地面突進”立體作戰體系,大幅提升接警調派與到場展開效率。
五年來,支隊始終秉持“力量跟著任務走,警力跟著警情走”原則,緊扣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從硬件強基與科技賦能雙向發力,系統優化消防基礎保障能力。
通過擴充執勤力量、完善裝備配置、創新資源聯儲調度,提升應急響應效能,支隊實現一鍵調度、30分鐘完成裝車,最遠出警時間從1小時縮短至15分鐘以內。同時支隊還在全省消防隊伍中率先應用Deepseek-R1(32B)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與消防業務融合,有效為災害現場提供實時態勢推演和跨系統數據融合決策,構建“項目攻關+場景驗証+成果轉化”的智能應用體系。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砥礪前行。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始終以訓詞為綱、以黨建為魂、以人民為中心,在水火考驗中續寫忠誠,在時代浪潮中挺膺擔當,為推進消防救援事業現代化貢獻“九江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