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雙聲道” 文體“二重唱”
——萍鄉借力贛超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9月7日晚,萍鄉市奧體中心燈光璀璨、人聲鼎沸,贛超第九輪萍鄉主場比賽在80名紅衣少年的威風鑼鼓聲中拉開帷幕。鼓槌起落間,喧天鼓聲如驚雷般滾過綠茵,與看台上球迷的吶喊助威聲交織共振,在球場上空激蕩起震撼人心的聲浪——這曲名為《翻山越嶺》的鑼鼓表演,正是萍鄉為本場比賽精心准備的“文化開場白”。
“在萍鄉,每逢重要場合、關鍵時刻,都有敲打威風鑼鼓的民俗,它代表著萍鄉人民不懼挑戰、攻堅克難的精神底色。我們既想借這項特色民俗為球員鼓勁,更想讓贛超這個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舞台,成為地方文化的‘展示窗’。”萍鄉主場相關負責人張雪芳道出深意。
事實上,這並非萍鄉地方文化首次亮相贛超賽場。此前數輪主場賽事的開場表演中,蘆溪古城獨角縮龍蜿蜒盤旋、女子威風鑼鼓盡顯颯爽、上栗特色武術剛勁有力,這些浸潤著本土煙火氣的表演,早已成為贛超賽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環,為往來球迷奉上獨具風情的視聽盛宴。
若說開場民俗表演點燃了氛圍,那中場休息的一幕則讓無數球迷動容。隨著少兒詩朗誦《紅旗的一角》緩緩響起,孩童們清亮的嗓音穿透賽場,訴說著安源作為紅領巾誕生地的紅色往事,萍鄉這片熱土的紅色基因被輕輕喚醒。緊接著,《我的祖國》《歌唱祖國》《強軍戰歌》的旋律驟然流淌,全場球迷不約而同起身合唱,手機閃光燈跟隨節奏揮舞,頃刻間匯聚成璀璨“星海”。這一刻,賽場勝負的界線悄然模糊,唯有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體育的赤誠在空氣中交融。
“萍鄉安源是紅領巾的誕生地,這片紅色熱土藏著太多英雄故事,很幸運能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在贛超賽場上感受萍鄉紅色文化。”宜春球迷王先生深受觸動,“下周我要帶家人來,好好逛逛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等紅色景點。”
賽場上,越來越多萍鄉地方文化、紅色文化被生動展現。而在賽場外,該市更巧借贛超“東風”,將“工運搖籃、戶外天堂、花炮故裡、中國辣都”四張城市名片融入賽事全程。從武功山的雲海奇觀到萍鄉小炒肉的香辣滋味,從綠茵拼搏到文化呈現,這場足球賽早已超越競技本身——它是萍鄉地方文化走出地域、綻放光彩的生動載體,更是體育與文旅碰撞出的精彩火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