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定南:“快檢+”模式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清晨,江西省定南縣天晟市場熱鬧非凡,市民們拎著菜籃穿梭於攤位之間。一位大爺剛挑完土豆,便徑直走向市場的快檢室。“你好,麻煩幫我把這個土豆測一下,看看有沒有問題。”工作人員熟練地取樣、檢測,不出幾分鐘,結果顯示“合格”。這樣溫暖而日常的一幕,是定南縣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的一個生動縮影。
作為贛粵交界的山區小縣,定南食品來源廣、經營主體多、消費需求多樣,監管難度一度較大。面對挑戰,定南縣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治理新路,創新推出“快檢+”模式,推動技術賦能、便民服務和制度建設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共治”的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
科技賦能,是“快檢+”模式的硬核支撐。如今,快檢室已覆蓋城區所有農貿市場。該局引入第三方機構,每日對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開展不少於45批次的快速檢測,重點篩查農獸藥殘留等指標。不僅如此,定南還結合年度抽檢計劃,強化對節令食品和校園周邊的監管,形成“快檢探雷+抽檢排險”雙重防線,實現從風險發現到處置的全閉環管理。
技術是監管的利器,而便民服務則是凝聚共識、促進共治的重要紐帶。“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節點,該局在各大市場、超市設立便民快檢點,推出“你送我檢”“你點我檢”特色活動。市民採購后順路送檢,幾分鐘便能知曉結果。今年上半年,共開展便民檢測400余批次。現場還同步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人員發放資料、答疑解惑,並通過問卷收集群眾意見,讓監管更接地氣、更貼民心。
責任落實,是食品安全的關鍵保障。定南縣全面推行“快檢+包保”機制,壓緊壓實政府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包保干部定期開展現場檢查,並通過屬地責任平台實時上傳督導情況。今年以來,累計檢查食品生產企業20家次、小作坊68家次、銷售單位580家次、餐飲單位840家次,下達監督文書500份,推動企業嚴把採購、生產、銷售每一道關。同時,聯合公安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聚焦肉制品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共檢查相關單位132家,發現並整改問題43個,立案查處1起,有力捍衛了市場秩序。
一系列務實舉措,換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成效。今年以來,定南縣未發生一起系統性、源發性食品安全事件,食用農產品抽檢合格率持續高位運行,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張睿、謝詩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