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雙軌並行”破題基層之治
“以前村裡有矛盾,要麼扯來扯去扯不清,要麼跑村委會好幾趟也沒個准話,特磨人。如今不一樣了,在家門口就有人說事,線上就能辦理,心裡特別亮堂!”提及文坳村的變化,村民黃洋生感慨不已。
位於江西省遂川縣西溪鄉的文坳村戶籍人口4652人,常住2386人。因文坳村由文坳、茶洞、暖水三村合並,土地權屬不清等歷史遺留問題,矛盾糾紛一度成為困擾村級治理的難點。尤其是年初,暖水片區臘樹組因房屋問題引發的爭執,前后調解近20次,耗時三個多月,當事人屢次變更訴求,不僅影響鄰裡關系,更遲滯了村庄發展步伐。
面對治理困境,文坳村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建立“入戶聽訴”與“紅色議事廳雲調解”雙軌並行機制,推動服務上門、矛盾就地化解,探索出一條高效集約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三代表”沉到一線:聽訴有力量,治理有溫度
“解決村民問題,首先要讓村民發聲。”文坳村以強化“人”的建設為核心,組建起一支由黨員代表、鄉友代表、村民理事會代表構成的“三代表”聽訴隊伍,真正推動治理力量向下扎根。
6名黨員主動亮身份、扛責任,擔任“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今年以來已成功參與調解糾紛48起。鄉友代表憑借豐富閱歷與資源,重返“議事桌”,為村庄產業推進和設施建設提供寶貴建議,使“入戶聽訴”從家長裡短延伸至發展大事。
村民理事會發揮橋梁作用,通過村民代表與組長代表組合上門,全面收集和反饋民意,確保訴求“不落地、不遺漏”。
“一廳一會”數字賦能:雲端議事,辦事零跑腿
“人口分散、覆蓋不全,單靠入戶效率有限,數字平台有效補位。”村支部書記介紹。
5月,“紅色議事廳”線上系統試運行以來,村民通過掃碼即可申報糾紛、提交訴求、建言獻策、申領補貼,實現“碼上辦、免跑腿”。截至目前,線上平台累計服務150余人次,辦理效率和響應速度顯著提升。
針對外出務工村民無法參與村務的痛點,該村還推出“線上視頻議事會”,通過雲端會議實現遠程參與。調解過程中,當事人可邀請信任的親友或第三方加入,既增強透明也體現溫情。上月,外出務工村民張強通過視頻參與產業路修建討論,“雖然身在異地,但能為家鄉出力,感到非常踏實。”
“四窗一入口”集成服務:一窗受理,閉環辦結
文坳村“紅色議事廳”線上系統打造 “四窗一入口” 服務體系,推行“一窗受理、閉環管理”,讓村民辦事 “少跑腿、好辦事”。
系統包括“矛盾申報窗”實現糾紛一站式化解,全流程透明跟進﹔“村務建議窗”拓寬建言渠道,推動群眾共商共治﹔“民生訴求窗”支持24小時響應,文字、語音等多種方式便捷上傳,確保民呼我應﹔“便民服務窗”實現補貼查詢、証明開具等業務“掌上辦”。另設“議事入口”,村民可遠程參與重大村務討論,保障外出人群知情權和參與權。
這一舉措有效提升了基層服務效率與治理水平,贏得村民廣泛好評。
線下實體賦能:服務在家門,信任在基層
線上服務便捷,線下實體更暖心。“紅色議事廳”實體空間科學劃分矛盾調解、視頻會議、便民服務等區域,配備輪崗專員與政策公示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辦事點”“說理地”。
文化牆集中展示黨員入戶聽訴、為民解憂的典型案例:協調土地糾紛、代辦老人業務、組織環境整治……一幅幅圖片、一個個故事,不斷鞏固村民對黨組織的信任,也營造出黨建引領、人人參與的治理新生態。
矛盾少了、民心齊了、發展快了。“入戶聽訴+雲調解”模式不僅有效破解了基層治理難題,更顯著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羅翔、藍名輝、李書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